我們都更情願深埋在文字裡,在虛構和非虛構的別人的故事裡。我覺得,我周圍逐漸形成了單身的氣場,支持這一氣場的心理,主要都來自丁丁:第一,「年輕嘛」,第二,即使不年輕,在丁丁眼裡,結婚是庸俗的,婚後再生養一個孩子,卻要讓他在人生的某一時間——也許是一個相對較早的時間——失去自己,這實在有些自私。父親去世這件事,雖然總是在他口中一溜而過,卻足以決定他將為自己安排怎樣的生活。
在Discovery頻道看過兩次帝企鵝專題片,很難忘記一個畫面:公企鵝聚成一堆,在極地的風雪中哆嗦著,肚子下護著蛋,等待母企鵝從遙遠的地方送來食物。能等來配偶的,歡喜團聚,等不來的,結果不言而喻。不管現實多麼殘酷,一兩個月後,母企鵝搖搖擺擺地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出現,還是讓人心生喜慰;我對南極的印象始終好過北極,因為孤獨的公北極熊會撇下妻兒,去茫茫冰原的邊緣尋找曬太陽的海豹。
帝企鵝和海馬,是最為人知的兩種父愛如山的動物。柔弱無骨的海馬棲身水草之間,雌性生下來的小寶寶,交到雄性腹部的囊裡養育。在父愛這方面,這兩種動物一點都不輸於比它們高級的陸上哺乳動物。有1/3的魚類都有父親育雛的現象,其中半數是雄魚獨自照顧孩子,雌魚獨自照顧孩子的情況僅有30%,剩下的20%則為雌雄共同擔責。雄魚藏起魚卵,保衛後代,帶著它們到處巡遊,喂食等等。
哺乳動物在這方面表現不盡人意——只有5%的雄性哺乳動物會盡完整家庭之責,其他則僅限於提供精子。而且,沒有一種哺乳動物,會把養育下一代的責任完全壓到父親身上。有時,雄性哺乳動物不但於家庭無益,甚至還帶來危險。比如北極熊,餓急了就會咬食自己的孩子;公獅把獵物都吃得差不多了才肯讓孩子們來咬骨頭,發怒了還會攻擊孩子。如果一個雄性哺乳動物搶佔了另一同類雄性的地盤,那麼後者的子女多半要被驅逐出去。雖然母獅出去捕食時,公獅也會照看小崽子們,但那是一種出於自負的屈尊行為,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而貓科家族的其他雄性成員,甚至連這點還做不到。
可以想像,當有一天,我看到久不聯繫的丁丁換上了一張娃照做msn頭像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他悄沒聲息地結婚,但我怎麼都想不到,他會欣然加入到經常受到譏笑的曬娃大軍裡面。我同他對話,得知他退居二線,眼下做著全職奶爸;我沒問他太太是干什麼的,想必比他掙得多。
他邀請我來看看他的小崽子。我立刻想到了雷蒙德‧卡佛寫過的一則故事,說一對戀人去看望另一對夫婦,後者新添了個男孩,到了他們家,「我」發現這男孩生得奇醜,於是整個一下午的談話都變得不自然起來,似乎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開某個尷尬的事實。我又仔細看了看那張娃照:確實不好看,跟他父親有七分相似,特別是那副上下外撇的唇。丁丁早就搬家了,他給了我一個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