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11月10日開始,至12月15日結束的為期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大概是中共史冊上持續日期最長的高層政治會議。這次會議的閉幕會上,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
鄧小平指出:「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他還提出:「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
這篇講話成了當時中國開闢新時期新道路的宣言書,並且成為隨後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其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為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堪稱打破思想僵局、成就中國改革的楔子。
今年2月19日,適逢有「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之稱的鄧小平逝世20週年。雖然已經辭世20週年,但每當談到改革開放,鄧小平依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他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於當下的中國,對於中國正在進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有著再啟迪的作用。
回看「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並非鄧小平的原創,這條古老的中國格言,最早出現於《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讚漢景帝之子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41年5月,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用「實事求是」來概括中共應該持有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
但是真正將「實事求是」在中共這個組織中發揚光大的,卻是中共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他1978年正式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強調的同樣是尊重客觀規律,而反對的,很大程度上恰恰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未能做到「實事求是」而犯下的錯誤,以及當時一些人對於毛澤東的盲從。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微妙而敏感的時刻,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中國社會普遍期望能從「以階級鬥爭為綱」「造反有理」等意識形態造成的混亂中恢復過來,但是又遇到了「兩個凡是」的阻礙。以至於1976年至1978年被普遍稱為「兩年徘徊」。
當時的局面顯示,整個社會尤其是中共若要從思想上「撥亂反正」,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鄧小平率先對「兩個凡是」進行了批判,並推動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有了這些鋪墊才有了鄧小平後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
也正因為鄧小平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確定為中共的思想路線,才有了後來的「小崗村實驗」「黑貓白貓論」「摸石頭過河論」等等,中國才能徹底擺脫了「全世界三分之二受苦受難之人等待被解放」的政治虛妄,國民經濟由此走上了本應走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