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中午時分,「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部份成員在北京大學第二十九號學生宿舍樓第三層某博士研究生的宿舍聚會,研討當前的形勢及任務。
與會者有王軍濤(北京《經濟學週報》副總編輯、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負責人)、王丹(北京大學歷史系一九八八級學生、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常務委員)、老木(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教師、著名詩人、「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宣傳部部長)、甘陽(《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主編、北京知識界自治聯合會負責人之一)、劉蘇里(中國政法大學政治系青年教師、「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聯絡部部長)、邵江(北京大學數學系一九八五級學生、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常務委員)、楊濤(北京大學歷史系一九八八級學生、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常務委員)等人。
「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名義上是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期間的一個非官方最高協調機構,由民辦的北京社會經濟科學研究所負責人陳子明、王軍濤等人為首發起組建,成員組織包括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簡稱「北高聯」)、外地高校聯合會(簡稱「外高聯」)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北京市工人自治聯合會、北京知識界自治聯合會、北京市市民自治聯合會、北京工人敢死隊、北京市民敢死隊、保衛天安門廣場學生指揮部等。
我是第一次在「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的會議上露面,引起了一位與會的香港知識分子(應該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教師邱延亮先生)的注意,他特意詢問了我的個人情況,並將我的姓名、工作單位、聯絡方式等基本資料記在了筆記本上。後來我瞭解到,包括邱延亮先生在內的一些海外有心朋友隨意記錄的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中領袖人物和骨幹成員的個人資料,無形中為六四血腥鎮壓事件後所展開的海外人道營救工作(所謂的「黃雀行動」)建立了一份最基本的檔案資料。
我不是「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的成員,出席這次會議純屬偶然,因為六月二日下午臨時接受了王軍濤委託的一項任務,當天深夜完成任務後並沒有返回天安門廣場,而是隨同劉蘇里一起去向王軍濤匯報情況,遂與劉蘇里、王軍濤、陳子明等人住宿在北京西郊的雅園飯店,翌日又隨同劉蘇里和王軍濤來到北京大學。
六月二日下午,我正在天安門廣場中國政法大學的帳篷中休息, 與我同校的青年教師劉蘇里前來找我, 他說:「(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想瞭解詩人駱一禾去世的詳細情況,王軍濤讓你與我一起去調查一下。軍濤說,你和駱一禾都是北大中文系的畢業生,應該可以找得到一些瞭解駱一禾情況的北大中文系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