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志專欄:佔領之後─如何繼續打開新想像

2014-06-13 05:16

? 人氣

太陽花學運落幕後,新世代的新價值有可能改變台灣的政治想像嗎?(吳逸驊攝)

太陽花學運落幕後,新世代的新價值有可能改變台灣的政治想像嗎?(吳逸驊攝)

三月佔領運動最大的意義,除了退回服貿、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並代表新一代的公民精神之外,是打開了台灣社會的公共辯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場運動其實是累積了過去幾年的青年運動和社會運動能量,是新一代青年對於政黨主導的代議政治的無奈,對於過去二十年台灣累積的社會不平等和馬政府的新發展主義的不滿,以及對於台灣和中國日益整合的焦慮與不安。

只是,當議場與街道上的激情結束之後,這些能量該如何深化/轉化呢?至少,他們必須在兩個面向打開新的想像。

一、 打開對於兩岸關係的新想像。

台灣和中國互動的架構是我們這一代人要面臨的最大功課,但是我們對於中國大陸卻長久以來太不了解、也缺乏好奇。

服貿協定當然對台灣有深遠影響,但在這場抗議運動之前,一般民眾卻很少關心,直到這場佔領運動才讓相關議題進入公共領域,喚起了公眾關注,並開啟了對於兩岸政策的公共辯論。這是運動的重要貢獻。

反服貿運動的核心理念,或者參與的青年們,基本上並不是「反中」,也不是反對兩岸往來,但他們確實對於馬政府急速推動兩岸整合深感不安與不滿。此外,在二十多天的太陽花學運過程中,有大量對於服貿、對於中國的論述與分析被生產出來。這些不安與焦慮、論述與批評當然大多是真實的,但也有不少誤解與不必要的恐懼。這是台灣社會長久以來對中國認識的失語與空白,而這既是由於台灣媒體的蒼白與貧血,也是來自於藍綠意識型態對中國的傳統想像──大陸不是被視為利益的樂園,就是威脅的怪獸。這是吳介民教授所說的傳統兩種中國想像。

事實是,中國社會可能比大多數人認為的開放多元,而中共政權也比大多數人所認識的更殘酷。例如,在關於服貿的討論中,不少人提到所有中國媒體、出版都是官方喉舌,但實情卻遠比這個複雜。雖然所有中國媒體幾乎都是屬於官方,言論自由也受到限制,但這不代表他們內容都是「為黨宣傳」;相反的,許多「市場化」媒體是在紅線內盡可能去呈現社會真實──當然,這兩年對言論管制越來越嚴,空間越來越小。

然而,在後太陽花學運的氛圍中,反中和恐中的氣氛確實可能越來越強,可能讓公共辯論從「打開」走向「封閉」。台灣大部分人都同意我們不該「逢中必反」,但對於什麼該反,什麼該擋,什麼該促進,正是應該在台灣內部透過更多的公共討論與對話,去累積台灣做為一個政治社群要如何和中國互動的共識。(例如此前對於陸生健保的討論就是關於我們如何看待不同身分的大陸人,以及我們做為一個共同體在不同層次上的邊界。)

其二,打開台灣的新政治想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