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就是你在聚會中講完一個玩笑,一個人站起來,告訴你這個玩笑不夠好笑,他要再你講一次。」這是英國球評家雷默對德國人的調侃。
以往,德國人或許真的會很不解風情地看著你。但今天,他們也會哈哈大笑。幽默感是最好的粘合劑,善於接受別人的嘲笑同時自嘲,也是一種風度。
近十年,德國足球一直處在爭議中。這種爭議不僅發生在德國,而且出現在每個國家的球迷群體中。爭論的核心,在於德國足球風格的嬗變——曾經鬥志旺盛、體能充沛、剛毅不屈的鋼鐵戰車,開始向技術型球隊轉變,球員也失去了那種「鐵血」風格。這個話題之所以引起球迷的極大興趣,在於德國足球的形象實在過於鮮明,而這種改變又顯得令人困惑。
事實上,這不僅是足球的改變,也是一代人的改變。
【一】
此前,研究德國文化的學者李伯傑教授就提到過足球對德國人的重要意義:「足球除了幫助德國人恢復自尊和自信之外,還起著另極其一個重要的作用,這就是維繫和增強德國人的國家─民族認同……」
1990年之前,場上的德國隊無疑表現出一種鋼鐵意志。這似乎是尼采超人哲學的延續,德國人在場上總是投入了120%的精力,與其說「戰勝」,不如說「拖垮」。馬拉多納、普拉蒂尼、克魯伊夫、萊因克爾……多少球星見識過德國人鋼鐵般的意志及密不透風的戰術。匈牙利隊、荷蘭隊的天才們將足球當作遊戲、藝術,但德國人卻將它看作戰爭。從2球落後3球反超的伯爾尼奇蹟,到逆轉荷蘭奪冠,再到100%的點球大戰晉級率,德國人一次次展現「戰車」本色。哪怕是剛入門的球迷都聽過這樣一句名言:「足球是11人對11人的遊戲,最後德國人獲勝。」
如果這樣,那怎麼解釋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德國足球的沒落呢?
一個解釋是,維繫和增強德國人國家─民族認同的動力與以往相比大幅降低。自從冷戰結束,兩德統一,德國(包括前聯邦德國)從一個背負著重大歷史罪名的戰敗國,變成了主權完整、經濟強盛的強國,甚至被譽為「歐洲心臟」。德國已經不需再證明些什麼了,尤其是拿到了三次世界盃冠軍之後。我們發現一個特點,德國足球中存在一個重大人才斷檔,就是1973年-1983年間,優秀球星僅有巴拉克與克洛澤,其他都相當平庸。
這一代人正好是在冷戰結束後成長起來的,並沒有像前輩那樣重視國家榮譽、集體榮譽。他們正好是從倡導紀律、服從、拚搏的「現代性」往自由、創造、理解的「後現代」過度的一代。這一代人中,能滿足「戰士格」的青年比以往大幅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青訓標準對意志、力量、體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足球強國,這就導致德國足球出產很多硬漢,從拉恩、貝肯鮑爾、福格茨到馬特烏斯、佈雷默等,都是「跑不死」的鐵人。而成長在後冷戰時期的青年一代,能接受如此變態訓練方式的孩子已經很少了。因此,在10年的黑暗期裡,德國人才匱乏,而來自前東德的球星巴拉克維繫了德國足球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