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和1958年,毛澤東發動的兩次臺海危機導致了適得其反的效果:迫使美國與臺灣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固化了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長期並存。在「共同防禦條約」中,美國實際所承認的中華民國領土只涉及臺澎,對遭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攻擊的外島,美國的承諾含含糊糊,美國也不承認大陸是中華民國領土的一部分。整個1950和1960年代,毛澤東不斷地錯誤決策,推動革命外交和國際共產主義,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兩國關係凍結在敵對狀態二十年多年。
蔣介石晚年試圖改變中華民國國家戰略,逐漸在心態上和戰略上接受「兩個中國」的前景和外交安排,可惜這種轉變來的太晚和太慢。蔣介石逐漸地把臺灣的國防戰略從反攻大陸的進攻戰略調整為保衛臺灣的防守戰略,並且清楚認知美國政策趨勢的改變,臺灣沒有辦法遏阻美國追求符合其安全利益的目標。因此,1971年夏秋,他為了確保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對美國一再退讓和遷就,同意「雙重代表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安理會席位,但這為時已晚。尼克森為了早日結束越戰而秘密改變對臺政策,不顧蔣介石的妥協,放棄實施「兩個中國」政策的機會,封殺了臺灣的外交空間,直接導致臺灣被驅趕出聯合國。當時,如果26屆聯大通過美國兩項提案而讓中華民國繼續留在聯合國,這會對尼克森順利訪問北京造成極大困擾,這正是尼克森決對不願意看到的。另一個推測,由於當時票數非常接近,如果26屆聯大通過美國的兩項提案,蔣介石為此準備的聲明又會如何對國內外解釋他留在聯合國的決策呢?
1971年底,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之後,面對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關係的致命威脅,為了確保臺澎金馬不落入中國之手,兩蔣開始考量「一中一臺」的可能性。1971年10月27日,蔣經國代表蔣介石召見國軍高層,指示「今後作戰一切以防守為著眼,關於反攻大陸的措施不必做太多的準備。」這是1949年後兩蔣對國軍軍事戰略的第一次明確轉變。1971年11月17日,國民黨中常會討論了放棄「一個中國」主張,轉而宣佈臺灣獨立的可能性。此後,與蔣經國關係密切的外交部次長楊西崑與駐美大使沈劍虹主動找美國大使馬康衛和季辛吉密談,徵求美國對臺灣以「中華臺灣共和國」名義獨立的意見,但美國人不予理會。12月31日,蔣介石終於決定反攻戰略重新部署,計畫與行動完全變更。「此一自立自保,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以靜制動之戰略,至為重要。」至此,蔣介石明確放棄了「反攻復國」的舊國策,而確立「自立自保」的新戰略,可是臺灣民眾並不知道這一變化。1972年,在蔣介石的最後幾則日記中,他一再強調「邁向獨立自強之心理。」至此,兩蔣對中華民國的國家定位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