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競新專欄:「我城」與「公民抗命」─今年七一遊行的關鍵詞

2014-07-04 05:23

? 人氣

只可惜北京過去一年以來的態度,只是糾纏在反對佔中、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等原則性宣示中,特區政府除了扮演北京立場的傳聲筒外,也完全沒有帶領香港各政團的討論,至於《環球時報》甚至以社論批評港人以西方民主模式,只為突顯自己比大陸人更勝一疇的「驕傲」,結果徒令香港凝聚出愈來愈激進的政治氛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以立法會目前的形勢,預計特區政府只需在泛民主派中挖走5票,足令北京點頭的方案通過,2017年特首普選即能達標,問題是特區政府或北京最後能挖走這5票嗎?猶記得2010年民主黨進入中聯辦與北京進行談判,成功爭取多5個功能組別席次,擴大選民人數,變相成為全港單一選區的直選,卻仍然被視為投降派,連長年為香港力拼民主制度的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也備受民眾公開謾罵。如今的社會更顯分化,要挖走這5票,誰敢保證?

與2003年的「七一遊行」比較,這次遊行明顯更本土化更多元化,「我城」和「公民抗命」成為兩大關鍵詞。1. 遊行路線中,增加了不少新成立、以維護本土利益為主的團體。像才成立半年、主張反發展主義的「捍衛農村青年陣線」,以立足「我城」的「本土媒體」,以反對小學採取普通話教中文科並提倡「捍衛港人傳承粵語承載香港文化」的「港語學」組織。另外,又有不少保護各社區生態的團體出現,除了保衛新界東北的各區關注組外,還有「守護大嶼(山)聯盟」等。相對於這些以「捍衛我城」團體的出現,兩年前佔滿「七一遊行」大隊的港英旗幟和自治運動的龍獅旗,大幅減少。

2. 很多過去低調但立場激烈的團體也冒出頭來,擺設街站。像左翼21,以批判資本主義的年輕人為骨幹,承認上月中搶先採取佔領立法會行動的多位幪面人,正是該會的成員,又像激進以粵語髒話諧音為名的「調理農務蘭花系」,高聲呼籲群眾即使不參與佔中預演,也應該到場支持參與的學生們。

3. 串連台灣和澳門社運團體。去年也有個別台灣社運界人士參與遊行,今年更大概有分屬10個團體的30餘名台灣社運及知識界人士,以「台灣公民社會聲援七一遊行」的名義,在遊行中高舉「台港民主、風雨同行」,「珍奶(台灣)挺衝奶(港),拒絕中南海」,「捍衛真民主、港台齊踹共」等牌扁,並高喊口號。大會晚上在遮打花園舉行的晚會上,除了播出陳為廷與林飛帆的錄像講話外,上月底在澳門「離補法案」中聲譽躍起的台大畢業僑生蘇嘉豪,也獲邀到場聲援發言。

過去一直都有參與「七一遊行」的親台團體神州青年服務社也有十幾年撐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遊行,不過17歲的成員葉靖淘說,來自台灣的社運人士「前陣子佔領立法院,都是主張台獨的,我們道不同」,所以知道這些台灣社運人士到港聲援,也沒有聯繫。

葉靖淘才加入神州青年服務社,他家庭完全沒有親台背景,但他表示是接觸多了,「認同中華民國是祖國」。香港社會的確越來越多元,本土色彩也越來越濃烈,若以2003年「七一遊行」作為香港第二波本土主義興起的開端,今年的「七一」,可謂是這波本主義的收割了,更多「我城」、「在地」的表述。

香港既已成為超多元的社會,民主化選舉,是幫助特區政府增加管治能力,2017年普選特首其實已經有點晚了,但若連這目標也無法達到,特區政府將如何面對社會日趨多元與本土化,成為疑問。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