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戰事27日進入第20天,雙方死傷數字持續急遽攀升,加薩的巴勒斯坦平民受害最為慘烈,尤其是兒童。稚弱的身軀布滿血汙與塵土,天真的臉龐被狠狠刻上殺戮的殘酷,隨著戰地攝影記者傳出一幅又一幅不該出現在文明世界的景象,全世界都在問:這場戰爭到底如何才能結束?
今年6月12日,3名以色列少年在約旦河西岸(巴人領土)的猶太人屯墾區遭到綁架、殺害,以色列軍方立刻展開大規模搜索、逮捕行動,並將矛頭對準巴人激進組織「哈瑪斯」(伊斯蘭反抗運動,Hamas),擊斃十多名哈瑪斯戰士,逮捕數百人。哈瑪斯不甘示弱,全面升高對以色列的火箭攻擊。
7月8日,以色列國防軍(IDF)出動地面部隊,展開「護刃行動」(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入侵加薩走廊。
加薩走廊東、北兩側被以色列包圍,南接以色列,西濱地中海,面積僅約360公里(台北市的1.3倍),人口卻多達180萬人,是全世界最擁擠也最貧困的地區。就地理而言,它並不是自然形成,而是由1950年以色列與埃及簽署的停戰協定劃設。1967年6月,六日戰爭(Six-Day War)爆發,以色列佔領加薩,建立屯墾區,直到2005年9月才撤出,交還給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
哈瑪斯則是在1987年巴人第一次大起義(First Intifada)期間創立,宗旨為建立一個涵蓋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的伊斯蘭國度。換言之,哈瑪斯並不承認以色列做為一個國家的合法性與生存權,並長期對以色列發動武裝鬥爭,也因此被許多國家列為恐怖組織。哈瑪斯與加薩淵源深厚,2007年之後更成為加薩的實質統治者,與約旦河西岸的法塔(Fatah)分庭抗禮。一直到今年4月,巴人兩大派系才言歸於好,共組聯合政府。
2005年以軍雖然撤出加薩,但是與哈瑪斯繼續纏鬥。哈瑪斯不時對以色列城市發射火箭;以色列除了軍事反擊,也從2007年開始,對加薩進行海陸空全面封鎖,嚴格管制人員與物資的進出,期望藉此削弱哈瑪斯的戰力,後來埃及政府也加入封鎖行列。
然而哈瑪斯還是有辦法從敘利亞、伊朗、卡達等國獲取外援,維持強悍的游擊戰力,近年甚至能夠自製長程火箭,成為以色列臥榻之側的心腹大患。以色列幾度揮軍入侵,2008至2009年的「鑄鉛行動」(Operation Cast Lead)、2012年的「防衛之柱行動」(Operation Pillar of Defense),大張旗鼓,但戰果曇花一現,哈瑪斯總是能夠浴火重生,實力不減反增,繼續對以色列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