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陣亡 捍衛我城勇氣不減
我是在主場新聞開始的前幾個月就被邀請成為博客,雖然我很少認真寫博客文章,而主要都是把我在媒體上的其他文章修改後放上去──更多時候,是他們的編輯看到我的某篇文章而希望轉載,這代表了他們的敏銳。在我開始主編《號外》後,也都在主場新聞設立博客。
我們確實希望在這個香港的關鍵時刻,結盟起來──這不僅是兩個媒體之間的結盟,也是圍繞著這兩個媒體的作者/讀者/關心者。我曾說,香港是處於一個死亡與新生的交會點,而《號外》和《主場》都在支持這些新生的力量,從民主運動到同志運動到各種新價值,冀望讓香港並用更美麗的姿態重生。
但《主場新聞》卻不幸壯志未酬身先死──在這個政治改革的最緊要關頭刻以及可能出現的佔領中環的前夕。顯然,死因不是財務或新媒體的生存模式,而是政治或是其他更難以得知的理由。
蔡東豪在結束主場的宣言中說,「我的恐懼及誤判,源於我曾一度相信香港還是一個正常的地方,一心以為可做一個關心香港的公民、一個相信市場的商人,很明顯,我錯了。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和市場,做一個正常的公民和商人,原來竟是錯誤的幻想。」
這是何其嚴重的話。一個集結反對力量的媒體,卻最終不敵黑暗的力量而神祕的死亡。這是為香港的走向死亡多了一個註腳嗎? 當然未必。主場雖死,但捍衛這座城市的勇氣、熱情和能量卻肯定不會消失。只是,他們會集結在另一個平台,或是更分散的游擊戰……
*作者為台灣評論人,現任香港《號外》雜誌主編兼《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