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如何對待蔣孝嚴兄弟:《近看兩蔣家事與國事》選摘(2)

2017-03-22 05:50

? 人氣

在反攻大陸無望後,必須終老異鄉,卻無力回天。蔣介石一生倔強好勝,心中必定充滿遺憾、自責與懊惱,卻無法向任何人啟口訴說。(資料照,取自網路)

在反攻大陸無望後,必須終老異鄉,卻無力回天。蔣介石一生倔強好勝,心中必定充滿遺憾、自責與懊惱,卻無法向任何人啟口訴說。(資料照,取自網路)

蔣經國與章亞若的兒子蔣孝嚴在《蔣家門外的孩子》一書中,哀怨地表示:「從門外走進門裡,我走了六十年;雖然,進門時,屋裡已空無一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蔣孝嚴、蔣萬安率家人13日一早便至大溪頭寮陵寢謁陵。(顏麟宇攝)
蔣孝嚴在《蔣家門外的孩子》一書中表示:「從門外走進門裡,我走了六十年;雖然,進門時,屋裡已空無一人。」(顏麟宇攝)

關於蔣孝嚴的身世、名字、生母死亡之謎,坊間有各類傳聞與說法,我無法置喙。不過,蔣孝嚴曾告訴我,是蔣經國身邊的人為了維護蔣經國的名聲,自作主張下手殺害他的母親,蔣經國並不知情

這個說法我不能認同,以蔣經國的個性與作風,這名自作主張的人,絕無可能存活至今。

事實可以證明,一九四九年政府遷臺以後,蔣孝嚴除了在成功嶺受訓時,站在操場學生群中遙望蔣介石外,與蔣家人並無任何私下接觸。至於蔣經國由於職位愈來愈高、角色也愈來愈重要,為了當一位勤政愛民的好領導人、好父親、好丈夫,也許有透過私人給予關照外,至死都不曾私下與蔣孝嚴見面。

雖然於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立法院長王金平的主持下,為當時擔任立法委員的蔣孝嚴,在立法院禮堂完成了認祖歸宗的法律程序,在場沒有任何一名蔣家的家屬見證。從蔣孝嚴書中的表白看來,雖然「內心充滿了喜悅」,相信午夜夢迴,還是很難填補那份內心深處自幼缺乏親情的遺憾。

蔣孝嚴也在書中提到在擔任國民黨海外工作會主任、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外交部長以及國民黨祕書長過程中,四度求見「祖母」宋美齡,都無法如願。特別是在國民黨祕書長任內,蔣孝嚴前往紐約透過總領事館,希望能為他安排晉見旅居紐約的蔣夫人,等待三天都沒有下文,最後只得送上一盆蘭花致意。

蔣孝嚴曾為了無法如願,怪罪紐約總領事館人士未能盡力。事實並非如此,辜嚴倬雲到紐約向蔣夫人報告婦聯會的工作時,蔣夫人曾向她提及,未應允接見蔣孝嚴的原因是:「方良未接納他之前,我不會見他。」可見關鍵在蔣方良並未接納蔣孝嚴,而不是紐約總領事館官員辦事不力。

蔣介石晚年的內心世界

蔣介石在臺灣,號稱有三十一處行館,有的是接收日治時期留下的官舍,有的是他相中的風水寶地起造,也有的是地方仕紳望族捐地興建。

蔣介石晚年,常獨自在行館閱讀或撰寫。他的行館其實設備簡樸,一套書桌椅,一張單人床,起居作息,生活規律,飲食清淡,不煙不酒,類似清教徒。

蔣介石晚年(時報出版提供)
蔣介石御用攝影師胡崇賢在涵碧樓替他拍攝的照片,英姿依舊,效果絕佳,但是卻有一絲英雄晚年的寂寞與滄涼感。(時報出版提供)

上面這張御用攝影師胡崇賢在涵碧樓替他拍攝的照片,英姿依舊,效果絕佳,但是卻有一絲英雄晚年的寂寞與滄涼感。對一位一生戎馬,領導北伐、抗日、剿共期間,縱橫大江南北,叱吒風雲的一代強人,如今困守在臺灣,反攻大陸、收復山河的豪情壯志,早已煙消雲散,內心的感受,應該是極為無奈的。

他的沉默孤獨,想必是在思考一九四八年派蔣經國到上海打老虎,整頓金融,豈知「老虎」就在蔣家外戚中,七十多天後,蔣經國被迫收手,打老虎失敗,隔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大陸淪陷,肥了權貴,卻丟了江山。國共內戰期間,國軍的一切布署與戰略,總被敵人事先洞悉,以至戰事節節失利,原來共諜就在身邊;國共和談,談判代表早已投共,自己卻被蒙在鼓裡。打打談談間,江山易幟,風雲變色。

一九六○年代至一九七○年代,曾經背負丟失大陸江山部分責任的孔祥熙、宋藹齡夫婦,以及宋美齡的兄弟宋子文、宋子安等人來臺探親,蔣介石陪同宋美齡接待他們時,內心的感受又是什麼?令人好奇。

如今退守臺、澎、金、馬,在反攻大陸無望後,必須終老異鄉,卻無力回天。蔣介石一生倔強好勝,心中必定充滿遺憾、自責與懊惱,卻無法向任何人啟口訴說。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近看兩蔣家事與國事:一九四五~一九八八軼事見聞錄》,1945年至1988年的四十三年間,臺灣在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主政的國民黨政府治理下。肯定他們的人,認為那是一段盛世歲月,生活從清苦到富裕,人民安居樂業。否定他們的人,認為那是威權統治年代,有人坐大牢,甚或丟了性命。論兩蔣的歷史功過是嚴肅的議題,留待史家評斷。作者鄭佩芬為資深媒體人,將親眼目賭或親身經歷的真相與事件詳實記載下來,與關心那段歷史的讀者朋友們分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