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經濟學而言,人工智慧是個相當年輕的領域。1930年代時,一群學者,像是圖靈(Alan Turing),便在思考什麼是「計算」?因為「計算」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個重要表徵。隨後,這個問題逐漸擴大為:電腦與人腦有什麼關係?如果電腦的計算力不斷強化,電腦是否會因此具備了類似人腦的思考能力?若果如此,是否會有那麼一天,所有人能做的事,電腦或機器都可以做呢?換句話說,是否有朝一日,機器人會取代人所有的工作?屆時,又是個什麼樣的社會?若從這個角度思考,人工智慧就不再只是個技術問題,而是經濟學家不可不去面對的議題。二十世紀的兩位經濟學大師馮紐曼(John von Neumann)和西蒙(Herbert Simon)都深諳兩者之間的關係,所以都將人工智慧當成是他們畢生的研究課題,馮紐曼生前的最後一本著作,就是《電腦與人腦》(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而西蒙更是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結合認知心理學,獨特地發展出他的行為經濟學,並獲得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思考問題,探源究實
在《第二次機器時代》這本書中,出身MIT史隆管理學院的兩位學者,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和麥克費(Andrew McAfee)又將我們帶回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古典」問題中,只是這次提問和探討的規模,更為廣泛。作者在書中涉及整個總體經濟,包含了成長、分配、就業、薪資、資本、人力資本、智慧資本、生產力、教育、創新、租稅等層面的議題,並用豐富的個案與數據,來回答時下我們所關心的議題。
作者試圖回答的問題包括:M型社會是如何產生的?中產階級為何消失了?為什麼白領階級的工作不見了?為什麼薪資沒有隨著生產力和經濟的成長而上升、反而是停滯或下降(也就是時下所議論的22K議題)?經濟成長的果實為何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不是全民共享?為什麼富者更富、而中下階層的人並未隨之提升?到底做為生產的資本是什麼?為什麼這些資本有逐漸集中的趨勢?到底經濟成長是否還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經濟成長與快樂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這些問題,對我們所有台灣的讀者而言,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只是答案呢?當然答案不會只有一個。但是這本書所提出的觀點,卻不是我們一般常接觸到的,甚至是我們所忽略的。第一,這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這是全球普遍的問題。第二,這些問題之所以普遍,可以歸因為人工智慧科技發展後的數位化社會現象。因此,要尋找出路,要擬定因應策略,一定要對全球數位化的歷程及特徵,或是所謂的「第二次機器時代」,有深入的了解。而這本書正提供了我們這樣思考的一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