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綠能漸成為全球趨勢,加上台灣具備最佳海洋風場優勢,荷蘭早在2015年就與台灣能源局簽署合作備忘錄,目前已有超過10家荷蘭公司進駐台灣,但面臨相關產業人才短缺問題,對此荷蘭駐台代表處今(2)日宣布,荷蘭政府出資,委請荷蘭學術研究機構與台灣合作,啟動離岸風電人才培育計畫,藉由栽培台灣當地人才,彌補台灣發展綠能產業最迫切的缺口。
「我在2015年9月就任,剛好見證台灣發展離岸發電的黃金時期」,荷蘭駐台外交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NTIO)紀維德(Guy Wittich)強調,「離岸風電發展的道路上雖有許多挑戰,但台灣政府,特別是能源局勇於面對與樂於溝通,我想這是2019年底首座離岸風電風場商轉成功的關鍵......深感榮幸透過荷蘭廠商很多的故事和回饋,能夠參與其中」。
台荷合作培訓計畫 預計10月啟動
荷蘭經濟部企業署(RVO)與台灣經濟部能源局2015年簽署《能源與創新領域合作備忘錄》,而紀維德提到,人才是發展離岸風電的關鍵,已有逾30家荷蘭公司到台灣探路,並有超過10家落地,但在風電、海事工程的人才需求上,面臨短缺問題,因此荷蘭政府2019年底通過風電人才知識合作計畫,全額補助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TNO)、台夫特理工大學(DUWIND)風能研究中心及荷蘭水文研究中心(Deltares),制定一套離岸風電的種子人才培訓課程。
紀維德強調:「這次我們藉由與台灣大學和金屬工業研究中心的合作,希望能夠利用此橋梁平台,招募全台灣各個學校、法人團體、公司企業,參與成為第一批種子師資。」TNO台灣商務負責人瓦諾(Piet Warnaar)表示,培訓計畫預計2020年10月中開始,共分為3個階段,首先會由荷蘭講師為16至20名種子教師進行6周培訓,期間須通過3項考試並從中篩選合格者。
需要2萬人才 培訓計畫有助前進國際
第2階段預計2020年11月進行,由荷蘭講師協助首批合格種子教師,培訓第2批種子教師,以相同模式篩選。瓦諾指出,培訓課程由TNO、Deltares、DUWIND共同進行,而TNO以風能數據分析、風機設計、風場施工安裝等課程為主,另2個機構教授風場理論、海床調查分析,且離岸風電產業鏈每個環節都有荷蘭企業生產相關設備。
另外,我國合作對象目前為台灣大學及金屬工業中心,而台大副校長陳銘憲強調,台大2018年就成立「離岸風力發電學分學程」,未來會積極擔任該領域的「學界領頭羊」。金屬工業中心執行長林秋豐稱,台灣目標是2025年風力發電達到550萬瓩,2035年則為1000萬瓩,建置過程需要逾2萬人次專才,而這次荷蘭合作的培訓方案,「會是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前進國際的重要發展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