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業者打包賣!彰濱綠能得標商辰亞「電廠沒蓋好」 現傳百億日圓賣日商

2020-03-04 08:10

? 人氣

20200303-彰濱工業區崙尾東區公告出租範圍圖。(取自工業區服務網)
圖為彰濱工業區崙尾東區公告出租範圍圖。(取自工業區產業服務網)

類似的狀況,同樣也發生在太陽能導電漿製造商碩禾的身上,去年6月,碩禾旗下的「禾迅綠電」,宣布處分禾迅一號百分之百股權,實際處份的綠電電場,包括綠燿能源、鴻壬企業、禾羽能源、禾豐能源及家禾能源,出售的對象同樣是辰亞光電,完成交易後碩禾將可因此獲利2.13億元,以碩禾當時股本6.09億元計,該筆交易貢獻每股獲利高達3.5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年初,禾迅綠電又與台鹽合作,共同開發台南北門、鹽水的鹽灘地80MW地面型太陽能綠電建置。

重演民營電廠「盛況」?日商投資影子處處可見

辰亞光電過去2年積極整併台灣的太陽光電綠電案場,整併過程和扁政府時期,外資整併台灣有線電視市場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原本百家爭鳴的市場,不到2年時間,就逐漸整併到幾家外商手上。

上周,日商丸紅準備收購辰亞能源的消息,正式在日本日經新聞披露,日經新聞形容,辰亞目前「正在建造全球最大離岸太陽能電場」(即彰濱崙尾東),該公司在彰濱的太陽能案場,預計建置容量為180MW(18萬千瓦),連同該公司其他地面型和屋頂太陽能發電裝置,總建置容量達270MW。丸紅希望在2023年前,將其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其總發電量比率,從現在的10%提升至20%。

日商丸紅一口氣買下台灣270MW綠電案場,和前總統李登輝時代,台灣開放民營電廠,日商大舉投資的「盛況」頗為類似。日商除了丸紅投資長生電力之外,日本九州電力在馬政府時代,也收購了新桃電力;日本東京電力則是投資台南的森霸電力與彰濱的星能電力。事實上,除了麥寮汽電之外,其他民營電廠,幾乎都有日商的影子。

20180717-經濟部在17日舉行彰濱工業區綠能專區啟動儀式,圖中為辰亞董事長胡劭德在介紹阿公店水庫上設置的太陽能板鋪設方式。(廖羿雯攝)
圖為經濟部於2018年舉行彰濱工業區綠能專區啟動儀式,辰亞董事長胡劭德在介紹阿公店水庫上設置的太陽能板鋪設方式。(資料照,廖羿雯攝)

光電業大玩財務槓桿?業者:資本使用效率考量

一位綠電業者分析,台灣的太陽光電案場,之所以發生股權不斷轉手的現象,主要係綠電業者資本有限,如果將資本長期壓在單一電廠,「不符合資本使用效率。」

業者分析,1MW的案場必須要投資5000萬元,如果累積開發的案場達到1GW(1000MW),整體投入的資金就要500億元,「誰有這麼大資金,可以這樣玩?」

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太陽能發電廠。(AP)
台灣的太陽光電案場股權交易頻傳,綠電業者指出,因資本有限,若將長期壓在單一電廠,「不符合資本使用效率。」(資料照,美聯社)

針對綠電案場,透過股權交易,大玩財務槓桿,提早獲利下車,綠電業者解釋,從獲利的角度,賣電廠就像賣不動產一樣,開發完成的案場,價錢一定比興建中的案場要貴,既然如此,業者為何要提早出售?「因為他們都有不得不提早『下車』的壓力!」

業者分析,包括彰濱崙尾東的水面型太陽光電案場在內,大型的綠電案場在興建過程,整合的難度本來就比較高,有些可能是因為環保因素,有些可能是因為地方政府反對,導致電廠的開發延宕,綠電業者除非手上已經完成很多綠電案場,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新的案場開發,否則資金壓力會很沈重,「與其持續燒錢,還不如提早下車,讓更有資金的金主接手」。

交易往外國私募基金集中 日商對台綠電投資興趣濃厚

事實上,從台灣過去一段期間的綠電案場交易就可以看出,台灣的綠能電廠股權,正逐漸往外國私募基金或是壽險公司手上集中,投資星耀能源的國泰人壽與台灣人壽,就是最好的例子。

業者表示,目前已經走入「負利率」20年的日本,過去幾年一直在亞洲地區尋找投資機會,台灣的綠能電廠儼然成為日商下一波投資的重點。前一陣子,立委蘇治芬才對外宣稱,日商住友商社希望投資雲林的「台西綠能專區」,「像丸紅、住友這樣的機構,旗下的退休基金要在日本境內,找尋高殖利率報酬機會已經很困難,台灣的綠能案場完工後,每年穩定的5-6%投資報酬率,對日商來說已經是很穩定的報酬。」

配合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雲林提出台西綠能專區開發計畫案,面積達1,163公頃,可望成為亞洲最大的綠能專區,以活化閒置土地,建立地方自主、彈性、穩定之電力網絡。(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配合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雲林提出台西綠能專區開發計畫案,面積達1163公頃,可望成為亞洲最大的綠能專區,以活化閒置土地,建立地方自主、彈性、穩定之電力網絡。(資料照,雲林縣政府提供)

然而,台灣太陽光電案場,在還沒有完成開發以前,股權一而再、再而三地轉手,這樣的境外股權交易,主管機關經濟部,如何能確保新的經營團隊,能夠落實當初的開發承諾?現在的綠能電廠,是否將重蹈李登輝時代的民營電廠開放覆轍,在25年後的躉購合約重新談判過程,讓政府投鼠忌器?這些恐怕都是經濟部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上祚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