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觀來看,這是一次執政聯盟內權力鬥爭的摩擦,摩擦的原因是權力交接的非常態化和政治承諾的非約束性。馬哈迪是一個堅定的馬來至上主義者,並且認為馬來西亞應由馬來人掌權,他本人從不真心信奉自由民主制度。同時馬哈迪經歷過二戰日據時期、戰後英國殖民者回歸又撤離,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認為馬來西亞的命運應由馬來西亞人決定,不應交給西方國家。
因此,處理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時任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安華主張馬來西亞應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的援助計畫,但馬哈迪認為這對馬來西亞是非常沒有尊嚴的決定。他與安華就此決裂,並曾表示不會原諒自己一手栽培的安華背叛。
可以這樣理解:馬哈迪與巫統舊部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但與背叛或利用他的人、特別是傾向西方的安華之間矛盾,則是敵我矛盾。正因如此,馬哈迪一直拖延向安華交權的時間,並釋放模糊信號。他對安華並不信任。當然,倘若此次政治動盪真的始於阿茲敏的謀畫,馬哈迪或許會認為自己被利用,有了新的敵人,或許因此會傾向安華,事態的走向也將取決於馬哈迪對阿茲敏和其他潛在接班人的認知。
更長遠來看,在國陣執政逾六十年後,馬國首次經歷政權更迭,新的執政聯盟並非共同的政治理念,而只是擁有共同的敵人。這樣的結盟往往短暫而脆弱。馬哈迪年事已高,盡快明確「接班人」有助於馬來西亞政治穩定,減少重劃政治版圖的全民成本。
可能進入不穩定的權力重組期
此次若希盟就此分崩離析,馬來西亞將進入長時間的政治權力重組期,類似政治震盪將頻繁上演,「後馬哈迪時代」也將有更大不確定性。這不利於馬國內政的穩定性,增加選舉成本,對外政策不可預測,也不利於吸引外資。
放眼大馬政壇,沒人有馬哈迪對馬國政治與人事的熟稔度與掌控力。馬哈迪希望國家總理人選能像他一樣,秉承他的理念去發展國家,即便有人與他理念相近,也很難完全符合他的心意。馬哈迪應該接受的現實是,沒有任何一個接班人是他自己的複製,他不應該在任上「鞠躬盡瘁」,他有責任確保國家權力和平交接。
*作者為哈佛大學碩士,曾在馬來西亞從事東南亞政治諮詢、在香港擔任政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