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鐵幕、駐京記者們、雅客與AI主播

2020-03-07 06:20

? 人氣

賓館副樓底層的法國餐廳,也很地道,金秋時節、傍晚時分,三五好友,坐在法國餐廳門前的雅座,喝上一杯紅酒,嚼上幾片濃郁的起司,幾粒酸橄欖,還真是人生一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90年末期的台灣媒體,並不富裕,派駐北京的記者朋友們都得節衣縮食度日子。和平賓館高檔的餐廳自然不是記者的首選。幸好,金魚胡同鄰近新東安市場,吃穿不愁,東華門夜市那一溜,莫說鄧小平題字的四川飯館坐落在那而,餛飩侯、馬蘭拉麵、羊肉串這些庶民小吃,一應俱全。胡同後方小街裡,大餡水餃、涮羊肉、肉夾饃、炒菜的小飯館,接比麟次,熱鬧得很,解決了不少記者先生小姐的民生問題。

與和平賓館隔著一條巷子的是台灣飯店。台灣飯店和台灣沒啥關係,不過,台灣飯店副樓的雅客KTV還真是台灣人開的。雅客的老闆是王蘊嶠,政大公行系畢業後,投入國民黨省黨部主委關中主辦的雙十園雜誌,也曾經擔任過一屆台中市的市議員。80年代後期,王學弟隻身赴北京打拼,因緣際會,糊裡糊塗地開了這家KTV,也糊里糊塗地考上了北大政研所博士班。

那時候,北京的KTV基本上屬「特許行業」,沒有特殊的背景,休想。估計王蘊嶠的特殊台胞身分和北大博士班的履歷,讓他能夠從容悠遊於公安與各個有關單位之間。彼時尚屬北京KTV萌芽期,稍有商業頭腦的台胞,引進些現代化管理的手段,加上較佳的聲光音響設備和較佳的服務,氣氛好、洋酒真、價格公道,就足以吸引孤身在京的寂寞台商了!就這樣,雅客KTV風風火火地在北京闖出了名號!

90年代中期一直到2003年非典(SARS)肆虐前,雅客KTV人幾幾乎是台商休閒娛樂、招待外賓、以及前往北京參訪的台灣黨政人士訪查民情的重要場所。人不親土親,再加上近水樓台,越來越多駐京的台媒記者朋友也都開始往雅客聚集,在這兒,也算是半個媒體人的王蘊嶠,即使不打折招待你唱個歌、喝個酒,也會熱情地邀你進他辦公室泡泡茶,吹吹牛順帶吹吹風。在王蘊嶠的辦公室裏,一不小心,不是遇著了哪位大款的台商,就是邂逅了台灣來的黨政要員;再不然,也會遇到同業在那兒交換信息,甚至,間歇還會有北京台辦的「朋友」與你來個不期而遇,順便透透重要的黨政消息。就這樣,雅客成了駐京媒體人,新聞作業拾遺補缺的好場所。何況,比起其他地方,這兒著實安全多了!

無論如何,在互聯網和網路媒體還沒有崛起的時候,在大陸新聞還沒有站上媒體重要版面的時候,駐京媒體記者和雅客的奇妙際遇,充實了許多初履大陸的年輕記者朋友,也鍛鍊出日後好些聚焦報導大陸新聞的傑出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