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ECFA部分或全部中止的話題,從未間斷過。同樣的話題,炒久了,師老兵疲,大家都不當回事了!4月12日商務部宣布啟動對台灣對大陸設立貿易壁壘調查一事,在台灣似乎也激不起甚麼連漪。
8月15日,陸方宣布對台灣生產的聚碳酸脂課徵反傾銷稅,台灣方面的回應和解釋,仍舊指責陸方杯葛賴清德過境美國,彷彿我方吃定了北京必須繼續讓利台灣,不敢取消或中止ECFA。8月17日,大陸商務部指控台灣涉嫌違反WTO規定的產品已從2455項增加到了2509項,此時,仍不見陸委會和經濟部有何積極而具體的動作。
9月13日,大陸國台辦新任發言人陳斌華首秀,他在記者會中,重申支持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消息傳來,經濟部還是行禮如儀,重申立場,辯稱台灣未違反WTO規範,也願在WTO架構下協商。
雙邊貿易,有無違反相關規定,口說無憑,得拿出實憑實證,宣稱願在WTO架構下協商?兩岸既然簽的是ECFA,為何在ECFA架構下協商?按WTO架構,那是國與國協商?還是經濟體與經濟體協商?無論何種,依公平貿易原則,台灣是否要全面開放2509項大陸產品的進口呢?
兩岸關係惡化至今,互信不再,民進黨政府任何話語,都難贏得對方的信任。兩岸重啟談判,已經不是表達善意或是一句「我願意」,就能緩解的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其中關鍵,在於台北,而不在於北京;台北行,美國無從置喙干預,北京就行。
試舉幾例
年初至農曆春節,缺蛋問題已然嚴重。如果當時啟動向陸方進口雞蛋,而不是千里迢迢跑到巴西、澳洲、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找蛋源,不僅價格較低廉,運輸路程、成本較低,保鮮期也較長,也無須事先找白手套,事後找台農、冠軍背黑鍋,說不定還能降低陸方對台灣貿易壁壘的敵意呢。
再看經濟部國貿局的「大陸物品不准許輸入項目彙總表」,2509項產品清單,洋洋灑灑,從農林漁牧產品到機產品、石化、紡織、汽車,油電混和動力公共汽車,甚至還包括軍用武器、火箭發射台、大砲武器等。瀏覽這份清單,不免有些遐想。
台灣因風災、雨災或是產銷失調時,番茄、高麗菜、蒜頭等農產價格暴漲時,為何不向大陸進口呢?全面開放進口大陸農林漁牧產品,說不定還能加速台灣農林漁牧產品向高端轉進呢,日本排放和汙染水,我們為何不藉機開放大陸水產品進口?
全世界的汽車幾乎都在大陸設廠生產,有甚麼理由不准大陸汽車進口呢?譬如瑞典的富豪汽車(Volvo)被大陸吉利汽車收購多年,大陸生產的富豪不得進口,歐洲生產的富豪才准進口,如此貿易規定,豈不是增加碳足跡和台灣消費者的負擔嗎?此外,這些年,大陸的電動公共汽車和自小客,無論品質和外觀都有長足進步,價格更屬合理。如果我們開放大陸電動汽車和相關產品進口,是否可以刺激台灣汽車產業進步,加速營造綠色運輸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