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一導讀皮凱提2.0版──廿一世紀資本論與台灣情境

2014-11-21 05:47

? 人氣

不看20%的五等分粗分,而看更細的所得切分,才能看出所得分配不均的特質,不但我們在台灣如此做,也是皮凱提在英、法、德、美、日等地共同的作法。此外,傳統的層級所得比與Gini係數的數據皆來自家庭收支調查,但上圖二的5%(廿等分)細部資料,就只能來自納稅資料。不用家庭收支調查資料,而用納稅資料分析所得不均,不但我們在台灣如此做,也是皮氏在英、美、德、法、日等地的共同作法。皮氏《廿一世紀資本論》以鑽研法國兩百多年的財富與所得分配歷史為起點,發掘一些獨到的證據與見解。皮氏探索的重點是極有錢的上層10%、1%、甚至0.1%的人,看看他們的所得是由哪裡來的、財產是如何累積的、稅制與法制上有些什麼玄機方便其累積、歷史事件如何衝擊等等。

在皮氏發表他法國的研究之後,他得到兩位貴人相助,幫他把類似的研究推廣到英國與美國。幫他在英國做類似研究的是艾金森(Anthony Atkinson) ,他比皮凱提年長約30歲,是全球財政學界的泰斗。幫他在美國做類似研究的是薩伊兹(Emmanuel Saez) ,他是五年前美國經濟學會克拉克獎(頒給全美40歳以下最傑出的經濟學研究者)得主。有這兩位超級明星加入協助,而研究對象又包括法、英、美三大經濟領先國,其所建立的學說,大概就既有一般性、又有學界「主流」優勢。這是為什麼皮氏能以四十出頭淺齡而大大有名的部分原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二、 所得與資本分配的不均趨勢

在1950年代,當時的美國經濟學會會長Simon Kuznets提出了「反U型假說」,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所得分配一開始會不公平(不均度上升),但是隨後不均度就會下降,遂有反U型的曲線出現。但是皮氏研究數十個OECD國家資料顯示,自80年末起,幾乎所有國家的所得分配不均度都在快速攀升。皮氏認為,這些國家富有人所得比例攀升,又與「資本」持有的集中度有關。法國、英國、美國地域與文化差異不可謂小,但是都是老字號資本主義國家。皮凱提、艾金森、薩伊兹觀察這些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史時赫然發現,這三國(甚至包括其他廿幾個市場經濟大國與新興經濟體)都有一共同趨勢:各國資本持有的集中度從十八世紀至廿世紀初一路在攀升,直到廿世紀初歷經兩次世界大戰、30年代經濟大恐慌、戰後政府大規模重建等外在因素,富人的資本集中度才大幅下降。但是,在1980年代柴契爾與雷根新保守主義一系列政策(包括對富人大減稅、公營事業民營化)下,富人的資本持有率又快速攀高。

皮氏分析,這個資本累積逐漸集中化的趨勢,如果我們不予改弦更張,那麼大約30年之內,全球各主要市場經濟下的資本集中度,大概會有80%以上集中到社會最富有10%的人手中。這種情況大略與馬克思寫《資本論》時所見、或是法國大革命前夕的社會環境相當。由於財富分配太不平均,社會上絕對充滿不安定的因子。而這麼不平等的社會,絕對是無法永續的。

當前文說「改弦更張」時,我們所指涉的當然是指稅制改變等體制內變革。如果不在體制內做改變,那麼難保不會發生戰爭、革命之類的體制外翻轉。皮氏當然不希望走到那麼激烈的騷動,這是他做此研究、撰寫此書的原因。

當然,如果近九成的「資本」都集中在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富豪手中,那麼「所得」分配當然也會趨於集中,長此以往,社會終將因為財富與所得分配太過不公,而產生動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