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阪上雲》是長篇歷史小說,自1968年4月22日至1972年8月4日在報紙《產經新聞》上連載一千二百九十六回,單行本由文藝春秋出版社出版,計六卷(廉價便攜的文庫版為八卷)。
這部小說是司馬遼太郎「最上膘」年代(年富力強)的作品,被視為司馬文學的代表作。評論家松本健一說:司馬在真正意義上被叫作「人民作家」,其實既不是寫《龍馬逝》大暢其銷的時候,也不是寫被很多文學家喜愛的《燃燒吧劍》的時候,而是寫了取材於日俄戰爭的《阪上雲》之後。
不過,小說家本人舉出自己的兩部作品,舉的是《燃燒吧劍》和《空海的風景》。
曾慧眼識村上春樹的文學評論家丸谷才一評價:「即便在司馬小說中,與取材於明治維新以前的東西相比,總的來說,處理近代日本的東西比較差。當然哪本書都有一部分優點,但作為整體,焦點曖昧,印象混濁。《阪上雲》《殉死》《如翔》,我都深有這種感覺。」
確如松本健一所言:司馬熱充斥了「沒有內容的追捧」,「那不是司馬遼太郎死後開始的,從生前就開始了。追捧不是批評——對文學家的文學性評價,而是基於其他標準的作文,譬如政治意圖或者搭他人氣的便車」。
評論家是評論家,一般讀者未必讀他們聽他們。讀書的樂趣不僅僅在於讀,還在於自己去找書選書,或買或借。據說《阪上雲》各種版本加在一起,銷行二千萬餘冊。從閱讀史及影響史來說,司馬用小說給讀者造成的歷史印象和意識是史學家遠不能同日而語的。鼓吹改革歷史課的藤岡信勝說他讀了司馬的書,歷史觀為之一變,變成了「自由主義史觀」。
《阪上雲》描寫日本在明治時代興兵並獲勝的兩場戰爭,即日清戰爭(我們叫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主題是戰爭。關於書名,後記中寫道:「這個長故事是日本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幸福的樂天家們的故事。他們忘我地參與日俄戰爭這一駭人聽聞的大工作。作為那種時代人的素質,樂天家們只盯著前面邁進。如果阪上的藍天燦爛著一朵白雲,那就只盯著它往上爬。」
司馬遼太郎生前再三拒絕把《阪上雲》改編為影視,因為他擔心被解讀為讚美戰爭。這正是此書的微妙之處。作為歷史小說家,他對歷史的看法不成體系,卻有著司馬史觀的美稱,其一是戰爭觀。司馬去世後,遺孀福田綠(司馬遼太郎本名叫福田定一,二人曾同為產經新聞社記者)違背丈夫的遺志,同意將《阪上雲》映像化。據說她之所以置周圍的責難於不顧,怕的是作者死後五十年失去著作權,任人改編,不如趁自己活著,儘可能拍得自己能夠替丈夫滿意。前些日子(2014年11月12日)她也去世了,九泉之下見到先生或許破顏一笑就要問:你對戰爭到底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