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諷刺的是高階菁英人才快速流失,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報告,在200多個國家中,台灣流失人口的高教育者比率最高;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則表示,台灣是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人才赤字-1.5%,相對於日本-1.4~-1.2%、韓國-0.9%、美國-0.8~-0.7%、新加坡-0.6~-0.4%、中國-0.1~+0.1(平衡)、印度+1.2。當各國都在努力發展晶圓、5G、物聯網、AI、大數據的時候,台灣的人才競爭力要如何亡羊補牢?若從原因去下藥可追究如下:大學教授的月薪僅10來萬,年金改革又削減了退休的生活保障,國外有高薪約聘自然一呼即應;學士、碩士、博士的起薪也只有30K、45K、60K,年輕人看不到前程遠景,只好離鄉背井它去;且因高學歷薪資差異不大,去年617個研究所招不滿博士班,甚至40個博士班掛零,且多名校;高教政策混亂,短視而缺乏連續性,例如某些大學新生不滿百人,仍堅持不退場,教育部繼續發給補助,形成資源排擠效應;政府與企業缺乏有企圖的人才政策;招聘國外專業人員程序保守僵硬,無良好配套,如新加坡只要一個週就能讓外籍人士全家工作移居,台灣卻花了五個月還辦不出來。
上面談的是五缺中的缺人力及人才,但缺水、缺電也是工商企業猶豫投資的重點,而且我主張水電要一起論證,因為台灣山峭流湍,雨量雖大卻不易蓄水,尤以南部雨量少更為嚴重缺水,常見人們抽地下水使用導致地盤下陷。總統女士選前在高雄高聲倡導「大南方、大發展」計畫,以達到北南均衡發展,從高雄領頭建立半導體、海事工程及造船業,其中僅半導體及重工業即需大量水電,選後卻噤聲了嗎?一個大有為的政府應該儘快實現承諾,不論市長由誰擔任,應全力協助高雄償還3100億債務,並追查負債責任歸屬,有錢及有計畫才能辦事,前瞻性地建設「大高雄工商科技海洋自由貿易區」。一個具型的半導體製造廠,如日處理40000晶圓,每天耗用18200噸的水,並消耗30000~50000度的峰值電容量,台積電未來要發展3~5奈米製程,需求電力甚大,所以水電必須一起談,因海水淡化也必須耗電,逆滲透海淡每噸約需用電3~4度,若真有偉大雄心建設高雄半導體相關事業,水電今日不做明日就後悔。台灣僅台塑六輕一座日產10萬噸的海淡廠通過環評,但世界上已有130餘國或地區利用海淡補充用水,全球共有1.3萬多座海淡廠,總日產量約6000萬立方米(噸),約占0.5%全球用水量,可供一億人用水,截至2018年底中國完成海淡工程142個,總規模120.17萬噸,其最大廠日產淡水20萬噸。若高雄水電不足,總統高喊的計畫就變為選舉噱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