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已經成為常態了,與油價一起暴跌的還有各個產油國的貨幣。俄羅斯盧布已經跌掉了40%之多,以致居民不願意再出國度假旅遊,他們希望能夠將盧布換成美元以期能夠保值。俄羅斯總統普京認為,油價暴跌不排除是一場針對俄羅斯的政治陰謀。
油價可能是最不可捉摸的謎團,漲跌遠遠不是過山車的節奏,而是蹦極,玩的是心跳。但油價是不是像普京所說的,是一場陰謀呢?
油價從來就不單純由市場來決定,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地緣政治的博弈放大了油價的漲跌,也就是說,石油至少具有三種屬性:商品屬性、金融屬性和地緣政治屬性,因此,油價很難用一般的經濟學理論來預測,難免帶著一種神秘或者陰謀論的色彩。即便如此,油價的漲跌也是呈現週期性的,內部也有一定的邏輯,這一輪石油價格的暴跌甚至崩潰也是油價週期性調整的一部分,很難說是針對某個國家發動的一場政治陰謀。
北京時間12月13日,美國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WTI)跌破60美元,成為自2009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一周之內跌掉12%,遠遠超乎此前市場的預期。之前普京在亞歐峰會上警告,如果油價繼續下跌會造成石油生產的崩潰,而那個時候很多機構預測油價很可能在2015年跌到60美元,沒有想到這一「目標價格」在2014年就實現了。油價秉持了一貫的蹦極式的「自由落體」跌速,那什麼時候才能觸底反彈呢?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人確定蹦極的繩子是不是牢固。
石油就像其他商品一樣,其價格受制於供需,而且呈現出週期性漲跌的態勢,如果產能過剩,需求下降,就會跌價,反過來就會漲價。決定油價漲跌的主要是剩餘產能,沙烏地阿拉伯掌握了產油國中主要的剩餘產能,因此,沙特在油價中有很大的發言權,這一次,沙特明確拒絕減少產能,而是將價格交給市場,這一表態無意加速了油價下跌的速度。石油的供需變化與全球經濟的週期契合,或者說油價變動本身就是全球經濟週期性榮枯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油對於工業化、城市化的意義自不待言,油價的漲跌也會很快傳導到經濟體系之中。
經濟衰退的時候,油價也會暴跌,而這個時候沒有人願意再增加石油開採、煉製的投資,曾經形成的生產和開採能力經過一兩年之後就被閒置甚至廢棄。等到經濟從衰退中走出來之後,對石油的需求也會迅速增長,可已被「荒廢」的石油產能無法滿足需要,油價自然會上漲。更為重要的是,石油價格基本由期貨價格來確定,石油也就變成了一種金融交易品,金融市場中的“動物精神”讓各種投資與交易失去了理性,油價也就更為偏離理性的軌道。比如在油價上漲的時期,「石油峰值理論」或者「最後一桶油」的說法就會進一步強化人們投資石油期貨的信心。大量的資金進入石油領域,形成巨大泡沫,等到泡沫破滅之後,資金被套,實體經濟轉冷,通脹與通縮形成的巨大反差會使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以至石油價格泡沫破滅之後會引起社會的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