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前瞻計劃」多少案子通得過BOT的檢驗?

2017-04-04 08:10

? 人氣

軌道建設最容易拿BOT方式來檢驗其自償性。(顏麟宇攝)

軌道建設最容易拿BOT方式來檢驗其自償性。(顏麟宇攝)

行政院上月公布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外界批評聲浪大,不少人對這些計劃的效益提出質疑。其實,要了解這些計劃的效益不難,把計劃拿出來,用BOT方式檢驗一次,大概就可知道其中有多少是錢坑、多少是財務黑洞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行政院的前瞻計劃總經費是8825億元,其中近半的4241億是軌道建設計劃,包括各都市的鐵路地下化、捷運、台鐵工程等;另外有「水環境建設」,預算約2500多億,還有總經費1372億元的城鄉建設特別預算等。這些林林總總上百項的計劃中,雖然不可能每一項都能拿BOT的成本效益、自償性等標準來檢驗,但至少那些牽涉到要「營運」的項目,全部都能以此標準取捨斟酌,包括捷運、展覽館、博物館等類型的計劃,都該拿出BOT這面照妖鏡照它一照。

BOT(興建─營運─移轉)是把推動公共建設,交給民間負責興建,同時興建完成後負責營運,最後在一定年限後再移轉給政府。BOT能在全球推動,是有其利基。一來各國政府財政能力有限,不可能包山包海、全部需要的公共建設都編列預算執行;二來政府執行效率遠不如民間企業,且發包總是有許多潛在的問題(民代關說、官商勾結);三來以營運而言,公家單位的能力、效能、創意更遠不能與民間相比。

不過,BOT要能成功吸引投資者,最關鍵的要件在:能賺錢,即所謂自償性必須存在,如果自償性不足,政府就必須釋出其它優惠條件─從更長的特許權、週邊商品或土地的獨占與開發權、到甚至政府直接補貼或保證收益等,因個案不同而要給予不同的條件。如果通得過BOT的考驗,也就是說這個計劃是有民間投資人願意投資埋單者,其效益大概不會太差,至少是不會成為一個錢坑;如果無法通過者,就該多想想、再斟酌了─未必一定就不能、不該作,但這時要有其它能說服大眾的理由與外溢效益,否則財務黑洞永遠填不平。

公共建設有其外溢效果,當然不能純粹以自償性的有無及高低決定推動與否;甚至不少公共建設是「完全找不到付費者」,也就是說其自償性是零,但重要性卻無庸置疑─最典型的例子是國防建設,還有防洪水利建設,許多時候也是屬於「零自償性」卻重要無比。

但前瞻計劃中許多軌道建設,不管是基隆輕軌、台中與台南捷運、還有高雄捷運後續計劃,卻明顯是該有自償性的計劃,至於那些展覽館、博物館計劃就更不在話下了。如果花納稅人的大錢完工後卻乏人問津,其損失不是投資的建設經費而已,營運後是每天都在燒錢;短期虧損可承受,永無盈餘希望的虧損則是政府永恆的錢坑黑洞。現在那些全力爭取建設的地方政府,都該回頭看看、也盤點一下手頭上的蚊子館、蚊子交通建設,評估一下還能承擔幾個錢坑?

台灣推動BOT超過20年,案例超過上千、帶動的投資近兆,成功案例其實不少─海生館、桃機、夢時代、大學宿舍、尊賢館與活二中心、京站等,都是政府不花錢交民間投資,而後成功完成且營運良好的案例。但在台灣特殊的社會環境與政治與官商結構下,現在面臨難以為繼的困境。政治與社會的污名化讓有能力、較正派的廠商不願碰,政客缺乏對契約與法律的了解與尊重,總是想方設法把前任不同黨派者手上的BOT,一掌打成弊案,甚至翻臉不認契約,結果就是讓台灣的BOT污名化,未來更難推動。

前瞻計劃中許多計劃明顯是低估成本、高估誇大效益,如果蔡政府願意把前瞻計劃中有自償性可能者拿出來BOT,等於是把其成本效益拿到市場上檢驗,相信BOT這面照妖鏡一定可照出這些計劃的真實性;如果能成功BOT,政府省錢、帶動民間投資,也許還可重建BOT的生機。至不濟,也不會蓋出一堆柯文哲口中「會虧到不省人事」的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