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迴響:如果對軍公教的攻訐和剝奪能救臺灣的話,請續為之!

2017-04-07 06:10

? 人氣

還有很多,當然,孫先生是不會懂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 貪婪世代 」一 文讓人擔憂,是製造對立與鄙視軍公教的句子俯拾皆是,但先就其中所引用的孔子所說的:「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切勿貪得無厭)。」我想就教孫先生,這 「得 」字,如果用現代的詮釋,應該也包括了對 「名  」 的貪得無厭吧!為了虛名而在文字上造孽,對人民感情將造成難以言喻的傷害,智者應該有所不為!

對文中有關 「全世界多數國家年金所得替代率都只有50%左右,」 請問孫先生,您是否知道各國計算方式的差異?還有各國的配套措施?更重要的,這些國家會不會不管任職的條件和風險來做齊頭式的假平等規劃?若依孫先生所言,那麼,未來臺灣人最好不論職別,乾脆退休後都由國家統一「管理 」 ,所有人待遇不論其種族、宗教、性別......一律平等,豈不是更平等?

縱然在近十年來軍公教的退休制度相對優渥於其他職別,但是有本事能選擇軍公教為終身職業的人還是不多,原因無他,就是因為 「 不敢!不願!不能! 」

因為害怕兩岸情勢不穩而終須一戰,因為害怕被綁死20年甚至終身的自由,所以他們不敢也不願當職業軍人!

因為公教人員錄取門檻相當高,要從事公教一執,非孫先生以為的「 想要就能有 」 ,或順民黨奴的選擇(投票給蔡氏的不是只有工農階層),中華民國的國民若非十分優秀是無法跨過門檻擔任公教一途!所以,是 「不能」 為公教!非如文中隱寓的「不恥 」為公教!莫非,孫先生認定中華民國的各級學校教授、教師們,以及各級政府機關裡公務人員,都是三流人才或酒囊飯袋?

還要提醒孫先生,由40年前到今日,優秀而家境許可而選擇軍公教的人,機率確實是比較低。選擇軍公教為終身志業的,在優秀之外只是不幸家境清寒或長輩就是軍公教成員!我們不會因為家境清寒選擇了軍公教而顯得人格低下,或必須被無理改革! 我們也不會覬覦任何其他職別的高收入!我們一輩子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忠職守、安分守己,就算其他不同行業的前(錢)途再如何令人欣羨,軍公教們絕不敵視或自以為不如,更不會想到要如何透過不正常的法律去剝奪他們!

而文中所謂 「 真正值得一提的,反而是在黨國壓迫時代起而爭取民主自由人權的人。」請問,這一批包含美麗島世代的人,那一個後來在臺灣政壇上不也都位居高津、吃香喝辣?還有餘裕貪汙貪到被國際認證?臺灣人民不欠他們的,反而他們掌權後的無能執政和對權力的貪得無厭,才必須對臺灣人民有個清楚的道歉與交代!

至於文中的: 「 西方各國還懂得『吃垮下一代』的嚴重後果,能夠適可而止,台灣的反年金改革卻愈鬧愈兇,得寸進尺。 」 云云,我們更要正色回應,吃垮下一代的是-政府、財團才能擁有的權力!當透過權和錢的互利共生結構犯下的合法罪行,那種吃法才是真正能吃垮下一代的元兇首惡!還有,別忘了各職別退撫基金的護盤虧損、利益輸送,又如 8年8800億前瞻性基礎建設的虛擲無度,總統府的各分區辦公室及黑機關林立的黑官薪資,修官邸買防彈車,在在都是民眾心中最莫名其妙的痛。

針對孫先生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其實心中百般不願。一來,因為臺灣社會早已被執政黨成功分而化之、對而立之,正如孫先生大文,對不同陣營的話語早已不能理性思考。二來孫先生大文除了給執政黨及支持者安慰劑的效果外,反倒是更像在年改火場上提著油桶救火,治絲益棼;而對反年金運動力量的奮起和集結卻是居功厥偉。如果林育卉的發言只是星星之火,那孫先生的大文可說是燎原大火!

只是,站在社會和諧與年金改革一案的未來考量,我們毋寧孫先生這大作被輕輕放過,不會激起反年金改革者心中的熊熊烈火!

*作者為基層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