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又文(1896-1978)一生多釆多姿,跨足政、軍、學三大領域,詳情可見新編《簡又文回憶錄》,在此就不再贅述。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用力甚勤,終身不懈於太平天國的研究,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太平天國全史》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兩部大書,從縱橫兩個方面收羅了有關太平天國的絕大部分史料,而其所發議論亦有不少獨到之處,被學界公認為當代太平天國史權威。
洪秀全於一八五一年一月十一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在廣西金田起義,定國號為「太平天國」,自太平軍起義後,瞬即獲得各地人民響應,不久席捲不少省分,定都南京。其後因為其中諸王內鬨,及清朝獲得列強的支援,太平天國終在一八六四年被滅亡,歷時十四年之久。在晚清數十年中,太平天國的史蹟和史料被視之為禁忌,焚毀破壞得蕩然無存,許多重要的文獻、文物甚至被外國人帶到他們的博物館中。例如上世紀三十年代,學者蕭一山從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帶回多種太平天國印書及有關文獻,而學者王重民在英國劍橋大學發見太平天國官書十種,這些都成為日後研究太平天國極重要的史料。
研究太平天國史的鼻祖,首當推巴色會(即今日崇真會)教士韓山文牧師(Rev. Theodore Hamberg),他早在一八五四年就據洪仁玕述辭寫出《洪秀全之異夢及廣西亂事之始原》(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currection)出版,這書是研究太平天國初期歷史最重要的史料,最爲可信,簡又文說他曾搜尋十餘年而未得。直至八十年後(一九三四)他在燕京大學任教時的同事洪業(煨蓮)敎授以英文原本交其翻譯,他改題為《太平天國起義記》,於一九三五年出版。其後他將譯文及以前譯著有關太平史料之作九篇,彙編爲《太平天國雜記》,這是他研究太平天國史的第一本著作。其實簡又文研究太平天國的起因,始於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讀神學的時候,得著老師的指導和提點,以致終身以研究太平天國為職志,並且採用「聖經批評學」的方法去研究太平天國史,所以在史學方法應用上較為新穎和突出。
簡又文自一九三九年起立志撰述太平天國全史,一九四四年出版的《太平軍廣西首義史》即為全史寫作計畫中的第一部。《首義史》出版後十八年,《太平天國全史》印行。太平一朝之始末和大事,於此得有系統之陳述。他的另一巨著《太平天國典制通考》,內容更加豐富精詳,對太平朝典章制度思想政策之考證研究,允稱賅備,對太平天國宗教的研究,尤為深入,該書史學價值更出《全史》之上。一九六五年他則綜合《全史》和《典制通考》以英文寫成《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史》(The Taiping Revolutionary Movement)一書,一九七三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發行,該書在英語世界影響極大,一九七五年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The John K. Fairbank Pr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