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社會運動、環保運動,許多人可能腦海中會浮現出一些臉孔。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過去給人的印象,就是經常在環團運動的場合出現,同時在相關記者會、公開場合現身時,比較常是主持人、論述者的角色;給人的形象也與現在差不多,講話不會「氣牙牙」,經常比一般人講話的語速還要慢,但會很認真、誠懇的把話說清楚。
對於從體制外到現在的立法院,洪申翰表示,相比過去在社運的場合,只做立場性的宣示,現在最大的差別就是,政治工作不只是反覆做立場的宣示,是在做討論時要找到更多的人支持,是要遊說、協商,並提出不同的方案。 但身為一個「政治新手」,洪申翰坦言,他還在學習,確實與過去社運團體工作時,有些比較不一樣的感受。
社運背景出身 洪申翰老被虧「這類法案就交給你囉」
對於從過去社運工作到現在進入政治大染缸工作,甚至擔任執政黨的立委,要怎麼達成心中的理想、目標?洪申翰回應,進入政治這個場域後,他並沒有被嚇到,但勢必要找到方法,要努力去匍匐前進,解決各種問題。
因過去長期在社運團體工作,到了民進黨後,也被視為是少數能與社團對話的立委之一;甚至還有在黨團要討論比較需要溝通的「棘手」法案時,被同黨的立委虧,「以後(指這類型法案)就交給你負責囉」。洪申翰說,他當然不會說「XX團體就是我負責」、「我來」這種話,但確實怎麼了解民間團體拋出來的想法,尤其身為一個執政黨立委,如何回應外在壓力,是需要一直努力做的事情,而他現在工作,就是思考怎麼讓相關議題能夠前進。
與過去的工作不同,談到進入政治後覺得什麼事情最困難,洪申翰想了想笑著說,「拍照對他來說,就是最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定著的時候。」而在拍攝《風傳媒》專訪照片時,確實感覺得出來,洪申翰也還不太習慣拍照的擺姿勢,攝影一直說「自然就好」,並跟他閒聊,但洪表情總是有些「特別」。洪也苦笑地說,「我就不習慣拍照」。
洪申翰說,大家的體會不一樣,像在推進議題上,就有很多困難的環節。洪申翰指出,在立院對議題的盤點或是問題意識的對焦、釐清,都有很多要準備的功課;甚至面對一個案件時,針對利害關係人的想法,要怎麼設定議程、怎麼搞定,讓大家能夠接受,產生解決方案,這是他認識需要努力累積的基本功,也是很重要的學習。
質詢是「纏鬥功夫」的展現 洪:很多官員態度是「被罵一下就好」
而質詢也是立委工作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洪申翰認為,質詢是讓問題能夠公開討論,但這只是一個環節,後續還有一連串的事情、功夫。洪申翰形容,就是要能夠展現出「纏鬥的功夫、韌性」,有些行政部門的人,面對立委的態度,就是「被罵一下就好」,也不會真的想要解決事情;但對他來說,與行政部門的溝通,就是博弈的攻防,要擬定很多的腳本,怎麼去想辦法對一個議程,不斷設想方案、程序,「要盡力追到底」。
洪申翰提到,畢竟是到政治場域,對每個議題都要關心,「不能說對不起,我只管這個議題,其他不管」。洪申翰進一步說,當然自己會有核心的關懷,不見得只是環保,還是會在不同的領域有看法、感受。
(延伸閱讀:挺《國土法》挨轟「背叛環團」 洪申翰:不是反對退回就是「國土罪人」)
洪申翰也提到,因為他是不分區立委,所以也認養了艱困選區中的金門、馬祖,因為像是其他不分區立委可能就有地域性,選擇比較相近的地方。洪申翰也說,目前還在前置作業中,還不用太高調,就是先了解地方脈絡、掌握居民需求,最優先的事情大概就是醫療資源、教育、交通。
最後,談到在立法院的期許,洪申翰表示,畢竟擔任立委是政治工作,要有專業、期許、利基於政策的看法,只要有問題,就是面對,並想辦法解決。洪申翰盼望,民進黨作為執政黨,跟社會要做更多雙向對話,不能只是單向,對話的對象也不侷限社運團,「怎麼讓這個政黨、政府,做雙向對話」。他希望在這樣的事情中,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努力關注轉型議題,才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