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資產配置就能安然度過股災?沒有把握這些重點,只會讓你承擔更大風險

2020-05-22 08:50

? 人氣

其實同樣的錯誤,投資人一直在重複。金融海嘯之後,大多數的投資人犯了兩個錯,一個是認為量化寬鬆會帶來通膨,一個是認為在聯準會開始縮表之後利率將會上升,但這兩件事情也都沒有發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請務必記得:去猜會出現什麼風險而針對性的做避險,根本是在冒險。

資產配置不是去猜會發生什麼風險,恰好相反的是認定自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風險,因此多元配置、堅守紀律。投資人可以持有50%的股票、30%的債券、20%的房地產,這三個資產互相的相關性不高,其中債券可以抗通縮、股票和房地產不至於受通膨影響太大,也都有長期穩定成長的歷史績效,等於大多數情況都考慮到了。

資產配置的第二個盲點是:誤以為可以從此高枕無憂。

 

要知道的是,各資產之間的相關性是會不斷改變的,在正常情況下,股票和債券可能是不相關或是負相關,但是像是在金融海嘯最恐慌的極端情況下,大多數投資人只會想持有現金,現金為王的情況下,股票和債券就會變成正相關,同漲、同跌。

圖為總體債券市場ETF歷史相關性趨勢。(圖/ MoneyDJ)
圖為總體債券市場ETF歷史相關性趨勢。(圖/ MoneyDJ)

但是這不表示資產配置沒有用,資產配置可以幫你處理掉大部分的風險。投資一定會有風險,你仍然必須承擔風險才能換取合理的報酬。而資產配置相較於其他的投資策略,承受的風險已經相當低了。

一位不做資產配置而覺得自己可以擇時交易的投資人,面臨的是什麼風險呢?選股錯誤、擇時失敗、大多數時間不在市場裡面而錯失報酬、頻繁交易導致高成本。試想,有誰能預測得到油價會崩跌?又有誰能預測得到武漢肺炎的出現?更不可能有人能預測這兩件事情竟然同時發生了。

資產配置,要求你必須一直待在市場裡面,市場帶給你的報酬你可以完全獲得,但短期的波動風險又可以被不相關或負相關的資產所抵消,這樣難道還不夠嗎?

隨著行情的波動,例如股票大漲、債券大跌,符合你風險承受度的股債比70%:30%已經偏離為80%:20%,這時候你承擔了高於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就必須做「再平衡」,賣掉漲高的股票,買進跌低的債券,不需要知道高點、低點或未來趨勢,也能「低買高賣」。

資產配置的七大概念

對於資產配置的新手來說,以下幾個概念很重要:

  1. 資產配置是持有很不一樣,而不是很多的資產
  2. 持有的資產應該要長期穩定成長
  3. 各資產之間應該要不相關,甚至是負相關
  4. 每一個持有的資產,都要有獨特的角色
  5. 持有的資產種類:根據投資人的資產規模
  6. 各資產的百分比: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度
  7. 定期進行再平衡,維持相同曝險程度

許多投資人往往是投資慘賠了,只好拿自己的投資組合來問我該怎麼處理,我看了會回問:請問你為什麼買這個基金?但大多數時間是沒有答案的,之所以會買可能只是因為理專推薦、過去績效很好,但自己並不知道了解那個商品,更說不出為什麼要投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