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為中華民國的最高層級民意代表,立委代表選區選民監督政府行政單位,也代表著選民的各種聲音,是民意的傳遞者。
4月10日,國民黨立法委員陳玉珍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陳委員原本要與蘇院長討論能否將金門縣改制成特殊行政區一事,不料兩人又針對台灣是不是國家開始爭論,一來一往當中蘇院長一再打斷陳委員提問、論述,甚至憤怒地於備詢中說「如果沒有台灣哪還有什麼中華民國?」,場面相當緊張,彷彿是四月一日兩人針對「台灣是不是國家」那場隔空口水戰的延續。
蘇院長所說的「如果沒有台灣哪還有什麼中華民國?」現在看似毫無問題,台灣這塊土地當然承載著中華民國這個國家,但同時還有澎湖、金門以及連江也共同乘載了中華民國。
而金門、連江原本隸屬於中華民國福建省,地理位置也非常靠近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雖然在2018年底經過省級機關去任務化,原本的福建省政府所有行政組織以及業務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承接。福建省政府去任務化後已經無任何行政組織或實體辦公場所,實質上解散,僅保留省府名稱和省主席職稱,但一個地區的人民是不會因為行政區劃分上的變革就馬上有了情感上的轉變。
更何況金門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對峙時犧牲了非常多事物來承載軍事防衛的任務,甚至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最晚解嚴的地方,可以說是「沒有中華民國何來今日民主台灣」,就算說「沒有金門就沒有民主的台灣島」也不為過,若沒有金門在歷史上、軍事上的承擔,說不定現在台澎金馬也早已被中共赤化了。
現在許多人會高呼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殖民統治台灣,筆者非常理解這樣的論述以及歷史脈絡,但用同樣的角度去思考,當我們所謂生長在台灣島上面的人一再用「你是台灣人」的角度來去灌輸金門、連江兩地人民時,不也是前述那樣霸權的思維嗎?
錯,以現在中華民國實質統治的領土的確台灣的面積是最大、人口也是最多的,所以台灣認同或是民意一定越來越高,兩個政權透過軍事對峙爭奪「唯一中國」一事也會成為歷史,於此同時,如果持續用自己最討厭的霸權強壓在他人的地區、歷史、文化認同之上的話,就只是在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不是嗎?
如今大家所泛稱的「台語」是由福建閩南話轉變而來,如果有去過金門就會知道金門的閩南語跟台語其實也是略有不同,因為他們保有更接近閩南語的腔調,常常聽到意識形態偏向台獨的朋友跟我強調台語與閩南話的不一樣、獨特性,這麼想證明我們與閩南話不一樣不就是想讓世人知道台灣文化的獨特性嗎?但如果對著金門人講出的閩南語直指是台語,不就是漠視當地的獨特性嗎?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共和國,這不是一個不能討論的問題,國慶大典上,從以前的「中華民國萬歲、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現在所謂的最大公約數「中華民國台灣」不就象徵著多元的價值觀、認同感正在轉變?我是一個在台灣島上土生土長的人,我可以很驕傲地喊出我是中華民國人抑或是我是台灣人,這都沒有問題,但當代表著金門的民意代表利用其專屬的質詢時間在替金門人陳述文化、認同、價值觀與台灣有所差異之時,身為行政院長的蘇貞昌應該認真聽取,而不是一再用台灣思維來強壓過去,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民主價值?
陳委員行使國會議員代替選區選民發聲的權利之時,我們就應該給予政治上、文化上、地理上、言論上面的最大尊重,這才是自由民主法治、尊重言論自由的最大體現!
*作者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