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於Apple Pay登台,在行動支付方面掀起相關討論,台灣原創的台灣pay新聞曝光率也大增,讓筆者第一次注意到原來台灣pay早已推出多個月,好奇查詢使用辦法才發現必須先去app store下載台灣pay的app,結帳時必須將該應用程式打開才能順利結帳,和Apple Pay的手機直接感應的體驗相比,結帳還要特地先找到App打開使用體驗令人不敢恭維,該app在評價上也只有2.8,大部分的留言回應都是無法使用。
如此無用的台灣pay究竟是誰的傑作?為何能夠享用高新聞曝光度?一查之下才發現台灣pay是政府為了發展FinTech與公股金融機構合作的產物。
Apple Pay的做法是蘋果公司所研發的蘋果手機由於有統一的UI(使用者介面),並累積使用者多年的信任,指紋感應和原本刷卡的使用模式雖不同,但因為蘋果長期培養一鍵按鈕的使用者習慣,因此在推展Apple Pay上十分順利,使用者不會有適應問題,和台灣pay的原理完全不同。
台灣Pay的研發體現了政府想帶頭發展數位金融卻失敗的原因,此次負責台灣pay的公股銀行員工像公務員一樣進去就能活到老、做到老,沒有業績壓力之下,完全不去思考問題在哪、使用者需求在哪的態度導致設計出無人要用的產品。
公股董座也多由財政部高官轉退所任,他們不需要對市場營運負責,政府負責撒納稅人的錢,卻也不檢視、不在意自己交辦的事項是否回應民眾需求,甚至至今也沒有立法委員針對這項失敗的產品質詢和監督,由上爛到下的體制就是今日台灣金融環境為何缺乏競爭力的原因。
台灣pay目前在傳統媒體的曝光上依然正面偏多,前兩天還有母親節推出優惠活動的業配新聞,甚至還有台大經濟系教授撰文鼓勵大家使用,但是注意金融科技的媒體早已開始關注台灣pay失敗之因。
Apple Pay的例子可見Fintech創新的動力往往來自好的民間企業,檢討改革的風氣也只在民間,而傳達不到政府和公股機構內部。金融環境若無法注入民間的創新活力,政府施政如果撒錢為了圖利公股,那麼口口聲聲要發展數位金融創新,恐怕只是說說而已。
*作者任職於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