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在3月底登台,除了果粉終於能享受「快速通關結帳」的便利外,對APPLE PAY登台的影響,有人說是國內行動支付新紀元,有人擔心台灣成為支付的「殖民地」,更有人痛罵APPLE PAY比UBER「還糟糕」。其實,沒那麼偉大,也不會那麼嚴重,不過,台灣確實該從中學到一些事情。
台灣在行動支付確實落後甚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過去對新的支付方式採保守防弊態度為主,一味以傳統金融的思維看待新的電子支付;而金融業者對新的支付方式,在擔心「非金融業者」來搶飯碗的考慮下,亦不甚熱衷;此外,原有網路上的付款方式、遍布各地的便利商店提供的「貨到付款」,也讓一般民眾對更方便的支付方式無迫切需求。
待政府與社會驀然回首,才發現台灣已是新式支付方式的落後國家,馬政府末期金管會趕快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讓第三方支付法令過關;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更在卸任前力挺APPLE PAY過關,也才有今天APPLE PAY的正式登台。
APPLE PAY登台是否就是行動支付的「新紀元」,尚待觀察;事實上台灣本身早有「本土」的行動支付,但普及度不夠高;中國的支付寶等行動支付在台則以觀光陸客使用為主,如果APPLE PAY及安卓、三星等其它行動支付方式登台,能夠讓民眾對其接受度與使用度更普及─當然,更重要的是簽約商家更多,而且不再局限在較有規模的賣場、餐廳、百貨公司等,能夠如中國的行動支付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即使在巷口小商家、甚至攤販購物都能使用,這才會是真正的行動支付「新紀元」,否則以APPLE PAY只是綁定原有信用卡的作法,其實只是「換一種方式刷卡」罷了。
至於擔心台灣「淪為國際支付領域的殖民地」,這點倒不必太擔心、或是說不必太介意,因為我們已經是了。除了現金交易外,台灣使用頻率最多、普及度最高的支付方式是信用卡,但信用卡其實掌握在威士(Visa)及萬事達卡(MasterCard)兩大國際支付公司手上,國內發卡銀行其實只是「當小弟」而已。
台灣因為本身經濟體規模與人口因素,要養出本土的大型支付體系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最終有強勁的本土支付體系能出頭,當然最好;但如果沒有,國內支付體系被幾家跨國大企業瓜分,也不必意外,其情況其實只是如信用卡一樣而已。反而是如果為了「扶植本土廠商」而把國際支付體系悍拒門外,最後恐怕是得不償失。
而「APPLE PAY比UBER還糟糕」的說法,則恐怕是有誤解。其說法是指APPLE PAY與UBER同樣沒有繳稅,而且UBER至少把餅作大,APPLE PAY「只是跟銀行搶生意」。事實上APPLE PAY只是一種支付方式,與刷信用卡一樣─甚至它就是直接綁定信用卡,因此在國內任何商家使用APPLE PAY,其實就等於是刷卡,商家要繳交營業稅,有盈餘也要課營所稅,用APPLE PAY消費的金額一毛都跑不掉,這與UBER完全不同。至於說與銀行搶生意,也未必正確,APPLE PAY與銀行的關係其實是類似信用卡公司與銀行的關係。
因此對APPLE PAY的登台,不必賦予太偉大的「行動支付新紀元」的角色,但也不必過於憂心其是否有負面效應,其實,就是一種更方便的支付方式,讓民眾更方便、同時更多選擇。至於指其「較UBER更糟糕」的說法,則明顯錯誤。不過,由APPLE PAY登台後的使用者的反應來看,台灣的支付確實落後、民眾其實對更方便的支付方式有其需求;過去因主管單位的保守而延誤,未來是該多一點「冒險犯難」精神去追趕,讓台灣的行動支付,別再落後到連別人的「尾燈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