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政府2017年推動年金改革,看是為政府減少財政支出,為下一代減少負擔。如果這想法是沒有錯的,又可以爭取到勞工及非公務人員體系的認同。但是如果以經濟的角度來講,這有三點是非常不經濟的。
一、嚴重衝擊經濟及就業市場
如以政治經濟學角度來講,一個企業家如果一個月賺進100萬好了,他並不會馬上把100萬拿去用在生活花費,最多就是拿個10-20萬元來當生活費用。但是軍公教退休人員就不一樣了,如果他一個月領到5萬的退休金,大部分的錢財都是用來支付家裡食衣住行一切開銷,相信要養家、養貸款,三萬通常是不夠的。然而軍公教人員薪水立馬減至3.2萬後,就會發生通貨緊縮的情況,也就是說原本要花到5萬現在只能花掉3萬,這樣國內民間的消費市場(也就是勞工階級),就會少賺進1.8萬元,相信這樣的結果也不是消費市場所喜見的。甚至退休後的軍公教人員因收入需要,又再進入就業市場,不也是擠壓到勞工的就業機會?
二、破壞軍公教人員對政府的信賴基礎
軍公教人員,從年輕20幾歲一生奉獻給國家、人民,當過年過節時,大家都在家團圓,但軍公教還是站第一線堅守崗位,到老退休時政府一句話說:政府沒錢,要修法不養你們了。這樣以後誰還會想為國家賣命?當國家發生緊急危難時,軍公教真的會出來捍衛國家、共度難關嗎? 這是我們可以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權利及義務是對等的,沒有權利就沒有義務。
三、退休金造成國家赤字,造成經濟問題?
國家財政赤字不代表經濟會有多大問題,世界上並不存在沒有赤字的國家,美國二戰時欠下幾千億美元的債務,現在共還掉多少錢? 答案是:一毛也沒還。 那這樣美國並沒有垮掉或擠壓到其他基礎建設及社會福利,所以說赤字並不會傷害經濟。傷害經濟的反而是不當的經濟政策和貪汙。
我們可以省思蔡英文政府歷來的政策,進口核食、南向政策、黨產政策、多元成家、年金改革,每一項都充滿瞭社會極大爭議,就以現在台灣最重視的經濟政策來講,只有口號型的南向政策,卻沒有配套措施,南向政策聽起來不錯,但是到中南亞會直接撞上新加坡長城,新加坡為何要把固有的市場讓出來給台灣經營,更不用說各宗主國等企業,台灣也沒有加入東協會員國,東協幹嘛給我們讓利。所以我想請大家,靜下心來思考,我們要的到底是甚麼?口號還是麵包。
*作者為台北大學畢業、國軍政策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