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肝之戰,呈現消費認同與文化正統的政治張力:《爭議的美味》選摘(2)

2020-05-01 05:10

? 人氣

這些問題圍繞著我所謂關乎食物與烹飪手法的「美食政治矛盾」(Gastropolitics—Conflicts),既微小又宏觀,不僅被視為社會問題,也被捲入社會運動、市場與國家的糾纏中。對於「美食政治」這個數十年前由社會理論學者阿榮.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提出、用以描述食物在日常社會關係中的符號與權力的術語,我認為是將食物的文化權力概念化,藉此將口味政治化的方法。去吃或迴避特定食物,可公然表現出對他人行為的道德焦慮,以及對其社會階序的政治擔憂。像肥肝這種同時被人貼上社會問題標籤、又身為國家遺產象徵而備受鍾愛的食物,便揭露出美食政治核心中的社會、市場與國家之間的競逐利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很重要的是,我的美食政治取徑有意指涉「美食學」(Gastronomy),而非僅只是「食」(Food)。美食學帶有雙重意涵,既意謂精進烹飪的研究與實踐,也意謂某地域、文化背景、歷史時期或人群特有的烹飪風格與規矩,也就是食物學者所謂的「食物之道」(Foodways)。社會學家普瑞希拉.費格遜(Priscilla Ferguson)在她論十九世紀法國料理的奠基之作中,稱美食學是一個所有對食物有獨特興趣的人(包括生產者、消費者、食物行家)共同建立起的文化場域(或是社會競技場)。由此而論,美食品味就成為一種定位身分認同的社會貨幣。

本書闡明的美食政治,是食物政治近二十年來跨領域學術研究與通俗書寫龐大、精良的總和在社會學上的近親。其他大量的此類作品多聚焦在營養建議的政治、食品企業的力量、農業政策對環境與人類健康造成的後果、食物系統的勞工待遇,以及取代工業化農產商業的在地食物種植及法規。不過,美食政治同樣藉由文化與「象徵政治」(Symbolic Politics)的社會學理論之助,強調出特定的食物如何、為何,以及對誰,成為道德與文化政治爭議的試金石。美食政治突顯了大眾為何及如何試圖取得權威,以便說服他人吃什麼是對的,而什麼又是錯的。同時,由於美食政治關乎文化意義與團體認同的鬥爭,也使得它有別於其他類型的食物政治。

如肥肝曾在芝加哥引起的社會議論,民眾因道德爭議上街抗議,及議員致力於法律禁令的通過。(八旗文化提供)
如肥肝曾在芝加哥引起的社會議論。(八旗文化提供)

我在此廣義地使用「政治」一詞,意指包含、但不限於政治人物的社會行動者,為達成分歧的特定目標所做的努力。這些行動者在達成這些目標時所產生的衝突,就內蘊在政治當中。如何製作、行銷、管制、獲取、考量、消費食物,都涉及了食物實體與物質的性質,以及其象徵維度上的鬥爭。瑪麗.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是率先將飲食指涉為「行動場域」的人類學者之一。飲食,是一種讓其他層次的範疇化作用得以彰顯的媒介。換句話說,食物作為地域、企圖與認同的有力象徵,因而滋養我們的心靈,一如滋養肉體。如此一來,美食政治便是一種日常政治,當中的個人或團體主動保持或改變飲食;它同時也是一種形式政治,繫於塑造食物系統的法規與政府管制。美食政治點出了人為何願意為了食物而爭執,如何動員文化與物質資源進行爭執。於是,美食政治之戰就座落關乎在時空、歷史中的特定市場實踐的其中一點上。誠然,過去數十年來,關於政治及文化對飲食選擇與實踐造成的影響,世人已更具意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