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西非國家幾內亞美良度村(Meliandou)1名2歲男嬰埃米爾.瓦穆諾(Emile Ouamouno)持續發高燒,伴隨而來的嘔吐與血便,讓埃米爾2天後就離開人世,留下滿心問號、措手不及的父母與村民。
措手不及的,還包括全世界。
伊波拉摧毀整個家
在霍亂、瘧疾、麻疹、傷寒與拉薩出血熱(Lassa fever)現今仍持續侵擾非洲地區時,埃米爾父母認為他們的獨子可能也是感染上述其中一種疾病而身亡,但後來證實,男嬰埃米爾感染的是伊波拉出血熱(EVD)。
男嬰埃米爾過世之日(2013年12月28日)被視為這次EVD疫情爆發的起始日,埃米爾也被稱為「原發病例」(Patient Zero),埃米爾居住的幾內亞美良度村則被認為是EVD的發源地。
埃米爾感染EVD身亡後,他4歲的姐姐、懷有8個月身孕的母親、奶奶、姨婆以及為她母親接生的助產士,短期內陸續死亡,留下父親、祖父與6歲的姐姐瑪莉。埃米爾的父親艾田.瓦穆諾(Etienne Ouamouno)表示,「死亡陰影將我籠罩,至今仍在」。
為了將許多家人安葬,艾田只能舉債籌辦葬禮,還將家中僅有的一隻羊宰殺抵債,只是這1年來,他仍未能還清債務,只能帶著瑪莉繼續清苦的生活,「若不是瑪莉與父親,我只能與悲傷為伴」,艾田高齡85歲的父親經此巨變,說他已對人生不抱任何希望,整天將自己關在埃米爾過世的房間內,「我不懂上天為何還要讓我活著」。
#EbolaResponse http://t.co/HmMwwmJ5qI There used to be lots of laughter at Etienne’s house in Meliandou, #Guine... pic.twitter.com/tGj0sxfDBG
— MSGU BOT (@MSGUBOT) 2014 11月 3日
葬禮成病毒散播場合
EVD疫情在美良度村爆發的速度飛快,村民們面對疫情心生恐懼之餘,還得飽受外界責難,儘管科學家尚未查出EVD爆發的確切證據與原因,但持續到幾內亞對大猩猩與蝙蝠採集檢體的科學家們認為,寄宿在野生獸肉(bush meat)上的伊波拉病毒在獸肉的交易過程中傳到人類身上,再經由體液感染並散播。
美良度村原有600名村民,在疫情爆發後,青壯人口外流嚴重,現在僅剩400村民,連村中唯一的醫生也已不見蹤影。留下的,大多是瘦到皮包骨但因缺乏蛋白質而肚子鼓起的小孩,許多家庭的「廚房」都位於室外,由3顆黑色石頭所堆砌包圍的火種。
雪上加霜的是,包括埃米爾在內的每場葬禮,不幸的,卻成為伊波拉病毒散布的場合。美良度村的習俗,當親人去世時,家屬必須為亡者清洗屍體,而接觸到死者病患體液的每個人,都成了伊波拉病毒的帶原者與散佈媒介,當衛生人員後來查覺並加以阻止時,疫情在當地已開始大幅擴散。
村民苦撐捱過來
在幾內亞中,包括美良度村在內的許多地方都以野生獸肉為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今年3月,野生獸肉確定為伊波拉病毒的主要宿主後,幾內亞居民已被勸說禁止交易與食用野生獸肉,但這卻讓許多發育中的孩童對蛋白質的攝取更加不足與困難,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當地的統計,自EVD疫情爆發以來,逾半數的幾內亞兒童死於營養不良。
"I can be happy again" says Hawa, 14, after surviving #Ebola http://t.co/DAdysRIvrR #EVERYchild
— UNICEF (@UNICEF) 2014 12月 9日
村長卡瑪諾(Amadou Kamano)對《美聯社》表示,鄰近居民甚至幾內亞全國都對美良度村非常不諒解,他們認為EVD疫情從此地開始散播,「一定是美良度村受到詛咒」。連到當地幫忙的送葬者在葬禮結束後,都早早打道回府,不願久留,更別說不願意喝當地的一口水,吃一口食物。
霖德茲(Fabian Leendertz)來自德國柏林,是一位生態學的專家,他已在美良度村進行逾半年的研究,他認為,其實伊波拉病毒到處存在,只是西非國家盛行野生獸肉交易,加上人畜頻繁的接觸,提高了EVD疫情爆發的機率,「要美良度村承受這麼多不實的罵名,的確是太沉重了些」。
在當地基希族(Kissi)的方言中,「美良度」(Maliandou)原意為「有能力到達的最遠處」,在伊波拉爆發近1年後,這座村落成為鄰近村民不願造訪之處,1名國際志工說,依照伊波拉疫情爆發的速度,這座村不僅持續飽受摧殘,「它還可能會從地圖上消失」。所幸,目前村中的EVD疫情已受到控制,慢慢重拾往日生活步調的村民,衷心盼望消失的是伊波拉病毒,而不是他們摯愛的家人。
Everyone's talking about #Ebola. But who was patient zero? His name: Emile Ouamouno, a 2-year old from Guinea. http://t.co/OUtlO3b49k
— Manuel Gnida (@manuelgnida) 2014 10月 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