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政專欄:全球化疫情不會終結經濟全球化

2020-05-03 06:50

? 人氣

蘋果公司作為最能代表全球化供應鏈下的成功企業圖像也在此次疫情中遭受影響。(資料照,美聯社)

蘋果公司作為最能代表全球化供應鏈下的成功企業圖像也在此次疫情中遭受影響。(資料照,美聯社)

疫情升溫導致全球性封鎖人員往來,許多人開始討論全球化是否面臨終結。這個複雜問題需要仔細爬梳。這次封鎖主要是從人員流動管制開始,進而影響到全球分工下供應鏈的斷裂,進而衍生失業與需求不足的系統性經濟危機。 如果將全球化定義為「跨越民族國家邊界管制的商品、資本、人員與資訊流動」,那麼可以說這次疫情造成全球化的倒退、甚至是終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重點不在貿易量與資本移動

但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如果以跨國貿易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做為衡量標準,第一次全球化高峰其實是在1878年到1914年,在英國霸權下的金本位制度中達成的。21世紀也不過稍微超過此前的標準。 以資本跨國流動而言,在1995年之前,97%的國外直接投資(FDI)是由核心國家流出,75%流入核心國家,一直都集中在歐洲、美國與日本三大區塊之間流動。 這個比例後來因為四小龍(特別是透過香港)對中國的投資而稍微下降,但還是有72%留在核心國家內流動,FDI的國際層級化趨勢至今不變。82%的跨國公司總部,也都集中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 它反映的,與其說是資本與生產的全球化,毋寧說是全球經濟重心依然掌握在核心國家手中。 至於勞動力的跨國流動,說來諷刺,當今最高峰,恐怕都難以超越19世紀之前的奴隸貿易與半強迫性的契約雇工。光是1815到1914這百年間,保守估計就有大約1200萬中國人向外遷移,這種獲利豐厚的苦力貿易,主要是由中國南方商人經營的。因此,以商品、資本與人員的流動來說,全球化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歷史現象。當前全球化在歷史上的真正新穎之處,在於資訊的全球流動,它起源於1980年代中期,個人電腦相互連結而成的網際網路。資訊全球化讓金融資本真正24小時地全球流動,也讓多國公司的產業資本,建構真正及時調整的全球供應鏈。最重要的是,這個資訊全球流動有個技術自我反饋增強的特徵,資訊技術的創新,增強了技術的擴散與吸收,技術擴散與吸收,則反過來加速資訊技術的創新。 創新迴圈使得資訊技術呈現指數速率增加,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個層面,從而累積大量的數位資料。海量資料又跟不斷增強的運算速度與演算法相結合,對所有可預測性(predictable)或具有模式(pattern)的工作,都可以經由資料庫的演算訓練,達到一定程度的智能反應,甚至於因為高速的演算能力,抓到人腦無法察覺的統計相關性。

任天堂決定將Switch遊戲主機的部分生產搬離中國。(美聯社)
疫情使得人們減少外出的頻率,意外造成任天堂的遊戲機更加熱賣。(資料照,美聯社)

基本所得才能維持經濟系統不崩潰

所以它不只是過去生產流水線的自動化,還可以延伸到金融分析師、會計師、行政經理、記者、醫師等白領工作,甚至於包括程式設計本身都逐步自動化。 目前已經可以看到人工智慧(AI)2個發展趨勢:一是雇用勞工的全面性減少,公司組織更加扁平化與彈性化;二是網路或許讓創業機會平等化,但利潤總是由少數幾家大公司壟斷。這兩者共同造成的結果,是勞工薪資占GDP比例的日漸下滑。 在70年之前,全球經濟被稱為「黃金歲月」(Golden Age),因為當時薪資隨著經濟成長而成長,勞工生活水準不斷改善,生產與消費維持均衡,市場機制完美地運作。 但是從1980年到2010年,美國經濟成長254%,勞工薪資卻只成長113%,兩者差距一直擴大。台灣在1990年代中期後,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也都呈現相同的趨勢。 除了全球自由主義制度外,生產技術的自動化進程,更讓勞工薪資占比與消費力下降,再次產生過度積累的系統性危機。而且這次危機不再是凱因斯主義的政府支出,或是社會民主福利國家的職業再訓練,就可以把景氣重新拉起來。失去的工作就永遠失去了,鴻海引進機器人,本來就是要替代工人。當大部分工作都被智能化機器所取代,賦予所有人一定程度的基本所得,才能維持經濟系統不至崩潰的消費力。同時在一個設計良好的基本所得保障制度下,比較高風險性的創業與創新經濟,也才比較可能發生。全職的家庭主夫或主婦會比較有經濟基礎,對家庭照護與改善少子化也會比較有幫助。社會服務與生活環境自我保護的NGO志工,或審議民主的能動性也會加強,有助於公民社會韌性(resilience)的建構。但這個制度一定涉及到對少數擁有巨大財富的人進行重分配行動,也就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

AI真的是新一代支柱產業?

資訊全球化重新塑造世界,也帶入更尖銳的全球性階級衝突,它不會因為疫情而有所改變。台灣政府把AI產業當成台灣新一代的支柱產業,這完全是不理解AI產業在全球化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所造成的「創造性破壞」(destructive creation)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