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原來不存在於台灣,但意識形態讓虛假的民族主義得以成立。民進黨陣營想盡辦法要把「台灣族」形成官方論述,以取代國民黨的大中國論述,不惜與中國文化割袍斷義;寧願從南島語系、日本人、荷蘭人、西班人中另尋血緣,卻對台灣民間集體無意識所表現的漢文化原型視若無睹。不久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到東南亞進行城市外交,吃到當地的著名小吃肉骨茶有藥味,脫口便說了「有台藥味」。「中藥」是一個中性的集合名詞,但意識形態竟可以改變柯市長的常識邏輯,讓人啼笑皆非!
極權主義運動相信宣傳可以扭轉人們的觀念,就像希特勒的千古名言:假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話!納粹用歷史和科學解釋為什麼要消滅猶太人、同性者、吉普賽人、精神病患者、政治反對者,德國人民伸長著脖子聽訓,久而久之,逐漸把原來只是厭惡的鄰居變成仇人,跟著納粹一起攻擊猶太人;至少當時大部份的德國人後來都默許納粹的作法,猶太人、吉普賽人、精神病患、同性戀者和政治反對者在得不到德國人民的支持下,被送進集中營。隱性的極權主義雖不敢如此明目張膽進行對異己的屠殺,但從中參考了類似的手段。民進黨陣營長期以來就以分化主義宣傳族群矛盾,在國民黨背負歷史原罪中加油添醋,搧風點火,妖魔化政治對手的所有細節。執政後,以形式民主背書,將宣傳的內容轉化為政策,全面清算國民黨。他們學習納粹罪責猶太人,把國民黨及其無辜的支持者一併入罪,並且假正義之名。
極權主義運動一般發生在非專制時代,行事必須符合民主程序,一種被民主社會視為充份條件的程序正義。1933年納粹奪權後,為了避免犯眾怒而保留威瑪制度(威瑪憲法雖然不是一個成功的憲政設計,但對德國民主化具有象徵意義)。希特勒得勢後,開始利用行政資源消滅在威瑪制度下林立的自由黨派,倡導具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國家主義」,並製造納「納粹就是德國」的集體意象。他們在大選勝利後制定一連串法律,包括1933年的《重建職業官僚體系法》,1935年的《紐倫堡法》,使迫害猶太人有法律法源。終於,1938年的「水晶之夜」,正式拉開納粹荼毒猶太人的序幕。
殷鑑不遠,我們依稀看到類似的手段正被台灣的執政黨執行。民進黨二次執政後,以過去宣傳的歷史法則,創造出轉型正義的結論,於是,《不當黨產法》這樣針對性的法律被目的性地生產出來,並衍生出「不公義年金」這種粗暴的行政命名,再再是極權主義的幽靈再現。
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是民進黨極力剷除的對象,只因國民黨是唯一對民進黨構成威脅的政治敵手,網路上大量民進黨附隨組織及同情者在選前放出這樣的順口溜: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現在,蔡英文總統的轉型正義之刀殺氣尚酣,這句順口溜還在網路流行。這些民進黨的支持者可能忽略了,國民黨倒了,讓民進黨一黨獨大,這樣的結果根本不符合政黨政治的原則。民主制度的政黨是競爭關係,只有極權主義才會消滅競爭者,民進黨政府憑那一種「神聖使命」要弄垮國民黨?一切顯而易見,一如霍布斯在他的《利維坦》說的:(在這個時候)制定法律的不是真理,而是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