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國中學生活動中心是學子的記憶也是戰後威權的證據
當年學生活動中心的使用,一樓是學生乒乓球練習場,搭配有廚房設備,也有一度使用於學生輔導教室,後來設置員生社,並以磨石子工法,建造具備特色的櫃檯,也有使用於學校的圖書館,而後因為甲仙大地震,改做陶藝教室,是許多莘莘學子在學校共同記憶。二樓的使用,據資深退休教職員張家昌老師樂道,早期因為學校為完全中學,教育廳的督學都會來旗山國中督察並以此為基地,再進一步前往山區校園督察,當年活動中心二樓就是做為這些督學的招待所使用,也因為早年資源匱乏,也有部分空間提供教職員宿舍。因為當年督學的權力極大,各校深怕招呼不周影響學校發展,都會紛紛來電詢問,「毒蛇」今天要去哪視察,讓這段往事在現今的社會中留下想像。
建設美其名是學生活動中心,但實際也做為提供當年視察特權的招待處所,所反映的,除了當年威權體系,教育廳經常派遣長官來督導,也反映出校園建設從以學校發展的建設思維,演變為以學習者導向的空間設計。
戰後的建築岌岌可危,凸顯民進黨政府重視台灣文化的半套
目前旗山學生活動中心,高雄市政府準備要把他拆除,重新興建新的旗山區圖書館,藉此提升旗山國中目前沒有圖書館與補足旗山區公所內圖書館的空間不足。蓋圖書館原本立意良好,旗山眾多位置都適合興建,卻拉至此處,拆除校園文化記憶,破壞政府良好立意。原本的旗山生活文化園區最有潛力成為書香與文化空間,或者是目前旗山國中旁校園預定地、對面機關用地都有廣大的空間得以施展,或者整併與旗山社福館圖書館成為一體,都是諸多不錯的選擇,為何如此倉促,也沒有與旗山民眾、畢業校友有良性的討論對話就準備拆除,讓旗山人不勝唏噓,也讓百萬選票六星市場陳菊,一向重視民意具民主素養的施政,大打折扣。
*作者為蕉農、台青蕉樂團團長、尊懷文教基金秘書,青年返鄉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