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與自僱者不可不知的保險全攻略

2020-05-03 20:40

? 人氣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的非典型就業人數在2018年達到81萬4000人,占全體受僱者8.3%,非典型就業人口已然成型。示意圖。(資料照,郭晉瑋攝)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的非典型就業人數在2018年達到81萬4000人,占全體受僱者8.3%,非典型就業人口已然成型。示意圖。(資料照,郭晉瑋攝)

零工經濟(Gig Economy)的興起在全球蔚為趨勢,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以及美食外送平台風行台灣,這些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外送員就屬於「零工經濟」的一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的非典型就業(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人數在2018年達到81萬4000人,占全體受僱者8.3%,與2008年的65萬人、7.2%相比,自由工作者或自僱者的比例逐漸攀升,非典型就業人口已然成型。

自由工作者醫療保障不似一般勞工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自由工作者擁有令人羨慕的彈性工時,但在醫療保障和收入方面卻不似一般勞工穩定,若因工作受傷或意外失能,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醫療費用支援,而收入中斷更是加重自己與家人的生活負擔。

對此,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Tim Shields)表示,對於自由工作者這一類工作模式,康健人壽建議可用意外險和失能險架構起人生基礎的防護網,依據不同的保費預算達到低保費、高保障,彈性且多元的保障內容,讓保戶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同時,又能安心追求夢想。

康健人壽進一步表示,自由工作者雖然擁有較高的自由度,但面對的變數及風險也相對較高,收入浮動的同時,必要的生活開支、家庭照顧費用並未減少,若不幸受傷而失能,相關醫療與照護費用大部分都必須由自己承擔。故建議,自由工作者首要需檢視因失能而導致工作中斷的保障是否足夠支應開銷,不至於侵蝕辛苦存下來的儲蓄;考量醫療照護品質及財務狀況,則建議選擇有保證給付、給付期間較長的商品。

若有較高預算 可考慮終身型失能扶助保險

除此之外,若消費者有較高預算,康健人壽則建議,不妨趁著年紀輕、體況佳時,購買終身型的失能扶助保險來分攤失能照護費用;因為這一類型的保單通常可依嚴重程度按比例提供單筆給付的失能保險金,而針對意外事故造成的傷害,更會提供加倍保障。以康健人壽相關保單為例,若達1至6級失能,除了豁免後續應繳保費外,每月還有2%保險金額的失能扶助保險金,保證給付120個月、最長達240個月,確保收入中斷時所需的家庭開銷與失能照護費都能有所依靠。

零工時代的工作模式大多以接案為主,除了工作地點不固定之外,於假日利用大眾交通工具通勤的狀況也很常見,發生意外的風險也相對增加。由於許多自由工作者可能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若因意外不幸離世,經濟重擔將全數落在家人身上。

康健人壽建議消費者,可另外搭配意外險,架構起人生的雙重防護網。若因意外傷害事故身亡,除了可提供保額近100倍的身故保險金外,若是在假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發生事故不幸喪生,則額外再給付1筆最高保額近8000倍的保險金。

大多數的終身險都有愈早投保、保費愈低的特質,若預期自己將成為長期的自由工作者或自僱者,應及早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障規劃。

喜歡這篇文章嗎?

財經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