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市值的上市公司也因此很容易落入惡性循環:越沒有投資人追蹤分析,就越沒有成交量,越沒有成交量就越沒有投資人追蹤分析,最後淪為殭屍股。
如果是成長緩慢且本業營運現金流為正值的公司,在市場上當殭屍股並沒有太多問題,頂多就是股價容易被炒手鎖定,沒事就來個炒高灌低,徒然讓員工每天心情做雲霄飛車而已。
但如果是新創以低的市值掛牌,那問題就大了。
試想如果一間新創公司,風險資本家前後投入一千萬美元,佔有四成股權,然後這間新創公司幾年後在東證MOTHERS板上市了,市值為五千萬美元。乍看之下風險資本家持有的四成股權代表的是兩千萬美元市值,也就是投資翻倍,回報率好像還不錯。
但問題是這兩千萬可能是無法變現的,因為市值太低,追蹤的投資人少,交易量也少。然後在這麼少的交易量下,公司四成股權要全部換手,更是難上加難。就算真能有足夠買家,也肯定會造成公司股價大幅波動。
到頭來這樣的上市無法為創辦人、員工以及風險資本家創造必要的流動性,只不過是把手上沒有流動性的私募股權換成同樣沒有流動性的上市股票,然後名片上可以自我安慰地印上交易代碼而已。更糟的是,許多私募基金的合約都規定不能購買上市公司股票,因此選擇以低市值上市的公司,不只無法在低流動性的公開市場上募得資金,也自斷從私募基金手上募資的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不如將公司以現金出售給大企業,一方面入袋為安,另一方面大企業多半有策略綜效考量,比較願意出更高的價格收購目標——就像年初思科用三十七億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AppDynamics,這個金額據說是馬上就要上市的AppDynamics預估市值的兩倍。雖然在新聞報導中,被採訪的員工宣稱對於此宗收購案有所不滿,認為公司自己獨立上市將能成長茁壯成更大的企業,事實上在大筆現金灌入他們銀行帳戶的那天,我相信他們心裡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的。
最後,我們前面提到IPO的目的除了為股東創造流動性,另一個目的是便於在公開市場募資。但有沒有可能不缺資金,但只為了創造流動性而上市呢?
好巧不巧地,最近就有一個超大型新創謠傳將以這種方式在美國上市:Spotify。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家成立於2006年、總部在斯德哥爾摩、最後一輪私募估值為八十五億美元的音樂串流新創,現金雖然還豐沛,但是不少股東都需要或者想要變現,因此正在考慮在不發行新股募集新資金的狀況下,直接上市讓股票在市場上公開交易。
據說這並非史無前例,但技術上來說這不能稱為IPO(首次公開發行),因為並沒有發行新股。而實作上,這樣的上市方式將會面臨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