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政府補貼,中國船隊不可能遍佈全世界。」李碩說道。
《紐時》報導,中國船隊近年越開越遠,在西非海域進行捕撈時經常謊報漁船大小或漁獲量,也絲毫不管當地政府的捕撈限制,加上西非國家多數執法效率也彰,中國船隊往往「一掃而空」,徒留空蕩蕩的海洋。綠色和平指出,2014年,中水集團在西非捕撈的59艘漁船中,就有44艘涉嫌少報漁船總噸位,整整少報了6757.7噸位。少報噸位可以避開捕撈許可證費用,工業漁船也得以進入小規模漁場,摧毀漁民生計、更嚴重破壞海洋生態。
《紐時》以塞內加爾為例,塞內加爾漁業十分原始,漁夫多半使用木製的小型漁船、手工漁網進行捕撈,中國遠洋漁船一周的漁獲量可以等於當地一年的漁獲量。中國漁船每年在塞內加爾海域的非法漁獲量為4萬噸,將近當地漁民的1.5倍。而且塞國近年因氣候變遷造成的乾旱加劇,農村人口湧向海邊,塞內加爾的漁民已占整體勞動人口的1/5。當地漁業的經濟收入急遽減少,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其他糧食價格也因此飆升。
《紐時》指出,塞內加爾有2/3的人民不滿18歲,在農業和漁業雙雙崩解下,許多年輕人只好逃往歐洲尋求工作餬口的機會。
「外國人抱怨非洲人跑到他們的國家去,但他們卻跑來我們的海域偷光我們的魚!」22歲青年巴爾德(Moustapha Balde)怒批。他的一名表兄弟日前才在地中海船難身亡。
但是,中國政府在非洲大量投資,協助各國進行基礎建設,塞內加爾也在援助之列,所以即使漁獲被中國撈光光,塞國政府大氣也不敢吭一聲。
「我們面臨了一場沒人預料到的危機,」塞國一所海洋研究機構前主任桑巴(Alassane Samba)說,「照這樣下去,我國人民很快只能吃水母度日了。」
聯合國報告指出,魚肉富含鐵質、鈣質與多種維生素,魚肉佔全人類攝取蛋白質總量的17%,世界上有6.7%的人,生活中唯一的蛋白質來源就是魚肉,他們多半生活在沿海或海島型發展中國家,從太平洋側的白令海峽、中美地峽,到非洲西部的塞內加爾等國家,許多人民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捕魚。
不只塞內加爾,其他西非國家也對中國鞠躬哈腰,不敢違逆。塞國北方鄰國茅利塔尼亞,就有20間中茅兩國一起營運的海鮮工廠,專門出口海鮮製作的動物飼料,茅利塔尼亞也拒絕遵守塞國2012年訂定的捕撈許可法令。「當中國在幫忙造橋鋪路,真的很難對他們說不。」桑巴說。
為了生計,塞內加爾的漁民,被迫駕駛小船往更遠的海域開去,即使冒生命風險,還是只能看見什麼撈什麼,即使是還沒長大的魚苗也一樣。
「這就像是闖進一戶人家,殺光他們的孩子。」49歲的漁民梅貝耶(Daba Mbaye)痛心說:「這樣,整個家族很快就死光了。」
對此,中國政府也曾給出善意回應,表示將逐年減少遠洋漁船燃料補貼,2019年會降至現有的60%。中國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劉新中也承認:「想撈什麼就撈什麼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我們需要捕撈的規則。」
但劉新中仍強調:「說中國破壞海洋有點誇張了。」他說,國際社會,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對海產的需求仍在,但那些國家卻減少了漁船,中國增加船隊只不過是因應這些需求。
「如果中國人不打漁了,那美國人吃的魚從哪裡來?」劉新中說。
海上民兵宣示主權
除了「吃」以外,中國強力支持漁業還有另一重要原因。中國與周遭鄰國幾乎都有領海主權爭議,包括南韓、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等等。東南亞國家多次報導,中國長期組織「海上民兵」,強化漁民武裝和軍事訓練,並補助燃料費、超過500噸的大型漁船等,鼓勵他們前往爭議海域捕撈以宣示主權。漁民「出征」時,經常被荷槍實彈的外國海軍扣押、判刑,甚至遭攻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