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同性戀者被心理治療師及傳教士施以哪些爭議性的「治療」?
BBC俄語網得知,在大部分居民為穆斯林的俄羅斯車臣共和國,有同性戀者受到迫害。
德國總理梅克爾周二(5月2日)表示,她已經就有關車臣的報告,要求總統普京「利用其影響力來保障少數族群權益」。
同性戀在俄羅斯不是法定的精神疾病,但是對同性戀的恐懼──即恐同(homophobia)──不只在車臣,而是在俄羅斯普遍存在。
俄羅斯在1999年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單中移除,美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分別在1973年、1992年將之移除。
世界上的科學家並不承認任何對同性戀的「治療」是必須或者有效的。
催眠和自我幫助
來自下諾夫哥羅德(Nizhny Novgorod)的心理治療師揚·戈蘭(Yan Goland)表示,他曾經「治癒」78名男同性戀、8名跨性別者。他使用他的老師尼古萊·艾瓦諾威(Nikolai Ivanov)在蘇聯時期研究出來的方法。
他向BBC表示,「療程」持續8到18個月,對跨性別者來說時間要更長一些。
「當病人來找我,我會讓他們了解類似案例的治療前與治療後情況,病人就會覺得充滿希望,認為我們可以幫助他們,並且會知道自己是需要被治療的,」揚·戈蘭說。
在治療的第一階段,他目標是「消除」病人對同性感到的吸引力。這個催眠治療過程會持續超過8小時。他同時也綜合使用精神分析和身份療法做為影響病人夢境的方法。
第二階段是將對異性的吸引力融入。他鼓勵他的男患者嘗試以性對象看待身邊女性。
「我向他們說:『當你結束這個課程,你到街上看看身邊的年輕女性,看看她們的身體,從中選出一個你覺得最好的。』」
第三階段是和異性發生性行為。
「災難性」的經驗
40歲的尤里說,他在1990年代早期接受心理治療師的「治療」,因為他「希望能醒悟過來,想走上正道」,但結果卻讓他的性慾全無。
「無庸置疑,這個結果不是具傷害性就是具有負面性的,我很誠實地說,這是場災難。」
揚·戈蘭現年80歲,他仍在「治療病人」。
在俄羅斯上網搜索,輸入「如何治療同性戀」,就會出現許多與醫師進行線上諮詢的網頁。
尼基坦科(Nikitenko)兄弟形容自己是「精神催眠師」,他們提供兩個月的音頻催眠課程,一組課程要價5000盧布(約88美元)。
尼古萊·尼基坦科(Nikolai Nikitenko)認為同性戀是一種強迫症。
「當一個人看了色情片、有了同性性行為,他的腦中會形成一個新的路徑。一名來自海參崴的男同志打電話給我,說他現年18歲,他每天花9個小時煩惱自己會不會變成同性戀。」
催眠治療目標是減輕患者的壓力,並教導他們「正確的行為及應對方式」。
尼基坦科兄弟稱自己已經「治癒」7名想要變成異性戀的同性戀者,並表示「他們絶不會復發」。
醫生警告
在俄羅斯,一些醫生持有與西方主流專家及科學家相同的觀點。
「通常人在11到13歲時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性取向,同性戀是其中一種常見的變體。」有接觸LGBT病患的心理學家帕維爾·索博利夫斯基(Pavel Sobolevsky)說。
他對BBC說:「你不能改變你的性取向。」他也對來找他的同性戀病患這麼說。
他警告,嘗試用心理治療的方法來改變性取向可能是危險的。
一些宗教組織對同性戀者提供「治療」。部份宗教團體拒絶透露細節,表示只會和有宗教背景的媒體接觸。
但屬於新教組織「Vosstanovleniye」(意指「康復」或「復活」)的一名牧師葉夫根尼·皮瑞斯夫托夫(Yevgeny Peresvetov)願意公開自己的觀點。
他承諾要幫同性戀者「抗拒」他們的性慾。
該組織的YouTube頻道有個內容是兩名男子藉由「拋棄他們對同性的性慾」因而「從他們的罪惡中被解放」。
該名牧師身穿輕鬆的套裝,戴著上面有耶穌肖像的領帶,在莫斯科主持周日儀式。
他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癮──就像服藥成癮──是一種「精神饑渴」的症狀。
「儘管患者的父親在他們生命中缺席、或有暴力頃向,同性戀者都能找到上帝當他們的父親。」
被「強迫治療」的兒童
一些俄羅斯家庭會向宗教組織求助,希望能「治療」他們的孩子。
27歲的瑪莉亞在13歲的時候,被她的家人強迫帶到教堂「治療」同性戀。神職人員在念禱文時,她同時被用聖水澆灌。
「我什麼都聽不見,眼睛緊閉。他們持續地念出禱詞,強迫我去教堂。教堂裏的人不停地告訴我,我對女人感到吸引力是來自於撒旦。」她對BBC說。
「她們用聖水澆我,並逼迫我喝下。有時候他們用棍子打我,我覺得他們在破壞我的思維。」
19歲的跨性別女性伊芙吉尼亞(Yevgenia)出生時是男身,她說醫生對她流露出不耐煩的態度。
「第一個醫生說:『你必須這麼走下去,看看你,你是個真正的男人,你想要動手術嗎?你不能就像一般人一樣生活下去嗎?』」
第二個醫生對她說,她應該是個想引起別人注意的同性戀男人。
「他說我應該放棄當一個男人。」伊芙吉尼亞對BBC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