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如此,監委履勘一處橡膠工廠時,發現工廠雖有移工3根手指遭機器切斷失能、雇主有幫移工申請失能給付,但雇主未通報職災、勞動部也未進行後續勞檢,造成監委履勘現場檢查還能發現至少10項以上的疏失,「都已經職災了還有這種狀況,還沒檢查過。」
「我們認為勞動部對失能職災移工未能全盤掌握,對移工說要自己主動來申報這事,我們覺得太消極、怠慢。」王美玉表示,整個職災通報系統是失靈的,56%移工職災就發生在不用按月回報、5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即便發生職災很多雇主也擔心報罰、不通報,勞動部未能全盤掌握通報情形。
王美玉也說,在移工背負高額仲介費、欠債來台的情況下,有媒體報導移工發生職災後是「不敢講」,勸半天才去撈出自己浸泡於機油內的斷指;即便雇主有將移工送醫,許多移工也不知自己受《勞基法》保障、有勞保可以請領,或走完職災程序未拿到賠償,身心倍受煎熬。
因職災被終止契約、送回母國 勞動部:沒有統計人數
移工職災後醫療期間被中止契約、被送回母國等情況是否有相關統計,經監院約詢勞動部的答案是「沒有」,若有相關情事只能請移工自己打1955申訴。對此,王美玉指出,當移工工作契約將期滿,發生職災便很可能不需驗證就被送回國,在本次履勘的橡膠工廠C就發生1名泰籍移工被送回國,儘管本案雇主剛好在泰國也有工廠,後來讓該名移工回到泰國後可以繼續工作,也取得職災補償,但不見得每個被送回去的移工皆有此待遇。
「到底有多少移工被遣返,勞動部沒有統一數字,這我們覺得不夠積極…還有你應該去主動調查,已發生失能後的移工處境怎麼給予協助、工廠事業單位如何改善,都應積極處理。」王美玉說。
對於如何改善移工職災,勞動部雖回應有強化機械切割夾捲災害預防作為、預防檢查輔導高風險危害單位檢查、對機械源頭管理等等,但王美玉指出,這並未納入移工本身需求,包括訓練與語言上的難處等等。
監委批勞動部「補充性業務心態」、缺乏強制通報機制
而王幼玲直言,勞動部仍是以「補充性業務心態」來處理移工事務,本案雖請勞動部部長與職安署署長來、勞動部口頭有承諾要改善,監院仍糾正勞動部,是因勞動部態度「消極推諉」—1死3傷沒通報、還能跟勞保局失能給付,缺乏強制通報機制勞動部卻回應勞工可以「自己檢舉」,皆是問題所在。
王幼玲表示,雖然確實有許多中小型企業工廠環境風險高、移工本來就處在較危險工作環境,但這不是職災失能率高的理由—「正因為是這樣,才更要去關切他們移工需要更多符合他們需要的勞工教育,這些危險的機械設備應該充份利用資源去改善你的環境,『不盡心』才是最大的原因。」
王幼玲最後也提醒,近日經濟部打算在彰濱工業區實施「移工派遣制」,問題是當移工語言不通,該如何適應各種不同機械設備、迅速上手?「我們現在已看到移工職災失能率為本勞兩倍,不希望往後移工死亡率又增加,我們認為是非常有問題的政策,也在此特別提出來。」王幼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