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開宗明義的第一道鍍得亮閃閃的金句。
中國擴張皇權與擴張領土的必然關係
這金句「天下大勢」所指的當然就是「中國」這塊大陸地區。所以,皇帝稱為「天子」,此乃是「中國」自周以來的統治者頭銜之一,語意上當然就是「上天的兒子」。因此皇帝所下達的的命令即稱之「聖旨」。在明清後的各種小說戲曲中,我們可以常聽到的「聖旨」宣讀起始語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辭,自然就是在彰顯傳播「君權神授」觀念。皇帝秉承天命統治人民,那天命是誰?不就只有求神問佛了。是以,宗教在這中間就有機會插上一腳了。唐詩人李商隱云:「不問蒼生問鬼神」即此之嘆也。
自漢朝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以來,秦皇帝的大國一統思想即成為無限堆高皇權獨大的最高指導原則。皇權越是擴張,大國一統的需求就會越強烈,而政治權力也就越集中。反之,皇權越是衰弱,權力就越分散,據地為王的分裂情勢就越明顯。這是廟堂上權力鬥爭正反合的辯證過程。對於一般繳稅納糧服役的小民百姓永遠都是「走了土匪來了強盜」,大國一統跟裂地稱王,反正都一樣是被掠奪侵襲的受害者。
這中國大一統概念除了是皇權擴張外,也必然隨勢「開疆拓土」發動戰爭。漢武帝時期皇權達到最集中情勢,即開始擴軍北伐匈奴南征夜郎及南越國,然後往東北消滅了衛氏朝鮮,並將之分裂為四郡──樂浪郡、真番郡、臨屯郡及玄菟郡。這樣用戰爭所奪來的土地,即被稱之為「固有疆域」。中國可以攻打鄰國並蓄意分裂之,歷史的中國就是徹徹底底的帝國主義侵略者,這可以成立吧!漢武帝皇權鼎盛,經歷一番窮兵黷武導致國力衰竭之後,皇權開始旁落,外戚和宦官專擅,終致於群雄並起,各處擁兵自重,大尾的就自立為王,再演進為王莽自承天命,「篡位」稱帝。這很符合於共產黨的農民革命論(惟,王莽非農民)。其實更應該是「易姓革命」的輪迴史。
1992年中韓建交時,南韓記者為何要求中國大使道歉?
本文舉漢代劉家王朝做例子,只是想藉中國皇朝歷史的分分合合的,來引證整個中國歷史中,其對周邊國家以武力征伐搶奪而來的所謂「固有疆域」之荒謬性。
遠的且不多說,就看看上世紀末的一件小趣事。看完可別摔倒!
1992年中韓建交,中國第一任駐韓大使在漢城舉辦記者招待會,據當時報導,有韓國記者即在現場提出質問,並強烈要求中國大使,應對1950年的「侵韓行為」進行道歉。試問上世紀末,在韓國人的眼中,1950年中國的行為是什麼性質?是侵略嗎?是蓄意搞朝鮮民族的分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