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兩個兒子,花一筆大錢,買了火車組給大兒子。大兒子很喜歡玩,每天愛不釋手。這人怕被人說偏心,是該花等值的錢讓小兒子選禮物,還是買另一組火車給小兒子?前瞻關於高雄交通建設,不就是類似這樣的問題嗎?陳市長(陳菊)罵了前臺北市長(郝龍斌),不也是這樣邏輯的問題嗎?
但,高雄市現在負債2700億左右,扣除中央政府前瞻給的經費,還得去再借700億來蓋所謂的捷運與輕軌。建成後的營運總長度是188公里,這是超過現在臺北捷運運行里程是137公里,臺北每日搭乘人數平均超過230萬人次。如果不考慮臺北都會區,吸引外來人口比例更高,還有因為同為公務單位,人事成本水電基本開銷相同。高雄捷運輕軌整個建成,每日必須有315萬人次搭乘。才能得到與臺北相同的效應。而高雄市只有278萬人,把都會效應加上去,臺南的190萬人還有屏東的90萬人。這三個縣市的人口遠不及兩個臺北的667萬人,更別說幅遠那麼大,很多鄉親根本不用大眾運輸系統,更別說臺北吸引來的更多,基隆桃園的移動人口人數差。
另外更現實的數據,高雄人口密度950人/公里,臺南降到了860人/公里,屏東縣只有300人/公里。而新北市是1939人/公里,臺北更高達9900人/公里。更別說吸引來的基隆桃園的移動人口。在更寬闊的地方,在人口更稀少的地方,蓋比現在臺北使用的更多里程數的交通建設,要達到現在臺北捷運略有盈餘的程度,我想是很困難的。只是又一個蓋好了,還需要不斷補助的工程吧!
臺北有,高雄也要有。這是簡單很左的想法。而往右點想呢?他們的效益在那呢?是該花等值的錢讓小兒子選禮物,還是買了另一組火車給小兒子?畢竟蓋了軌道,可能就排擠到其他的支出了。
左右的討論,是進步的象徵。別再走回過去老路,不幫地方爭取建設,就是不愛地方那樣的民粹污衊了。
*作者無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