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疫苗與特效藥的賽跑:大型投資者為何不願全力押注新冠肺炎療法?

2020-05-19 11:49

? 人氣

高價、有不同型別的新疫苗,較有可能列為優先開放差額負擔之列。(圖/Pixbaby提供)

高價、有不同型別的新疫苗,較有可能列為優先開放差額負擔之列。(圖/Pixbaby提供)

製藥公司競相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方法,但大型投資公司對押注可能的贏家保持態度謹慎。對沖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基於對企業和經濟未來的預測進行投資,這些機構目前越來越相信,研究人員將開發出有效的藥物來對抗疫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這些投資者認為,有望造福數百萬乃至數十億人的成功藥物研發,可能不會給股東帶來巨額利潤。部分投資者甚至看跌某些製藥公司,認為這些公司在新冠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治療方面的進展正引發過度興奮情緒。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艾德曼(Joseph Edelman)管理著規模42億美元的紐約對沖醫療基金Perceptive Advisors。他說:「大多數此類股票的價格與現實不符。」該基金關注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等製藥公司的股價與其潛在療法或疫苗利潤之間的脫節。

得益於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吉利德股價今年迄今上漲18.9%。最近數據顯示,瑞德西韋可縮短新冠病毒住院患者的康復時間。

藥物會不會成功向來難以預測,不過,那些押注新冠療法的人面臨獨特挑戰。有些最具創新意義、最有前景的療法是完全未經證實的。企業正在與決心自行取得突破的外國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競爭。成功的藥物或疫苗可能會遇到定價、生產和銷售方面的難題。

投資者面臨的問題包括:新冠治療藥物能否既幫助患者又幫助個人防護,還是說達到這兩個目的需要不同藥物?疫苗會不會降低治療藥物的必要性?政府會不會允許企業把價格定在足夠高的水準以產生可觀的利潤?

管理醫療對沖基金Glenview Capital Management的羅賓斯(Larry Robbins)正在避免押注潛在新冠藥物上,部分原因是他預計研究人員會找到一種疫苗,這將限制人們對新冠藥物的需求,即便是最有療效的藥物。

他說:「我們都在為人道主義層面的療法而歡呼,但作為投資者,你必須相信療法有效,而且銷售會持續很長時間,足以對一家公司產生實質性影響。」

吉利德科學公司也是讓投資者思量再三的股票之一。投資者稱,該公司預計到今年年底將生產逾100萬個療程的瑞德西韋,而且該藥物在新年度銷售額中將貢獻數以十億計美元的銷售額。看好該股的投資者認為,如果該公司能開發出吸入版或其它替代靜脈注射版本的瑞德西韋,那麼將會更受歡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