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接任文化部長之初就提出了文化建設陸、海、空軍構想。陸軍就是文化內容的生產,學習南韓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空軍是發展串流媒體平台(OTT)做為文化產品通路;海軍則是要發展公共媒體,立《公共媒體法》建立「大公廣集團」,整併現有公營、半公營媒體。三個目標中,「陸軍」不到兩年就完成了,二○一九年十一月文策院成立掛牌。
OTT平台掌握在電信公司手上,鄭優擔任中華電信董事長時,致力於OTT發展。不過後來鄭優下台了,而交通部長林佳龍還未把平台發展視為當務之急。
至於大公廣引起爭議更大,要被整併的媒體有疑慮,社會也質疑整併後真能脫胎換骨成為BBC、NHK這樣的「航空母艦」嗎?至今《公共媒體法》草案還躺在行政院。
文化海陸空三軍,陸軍建制完成,海、空目前非操之在鄭麗君手上;她也感慨再發揮的空間有限,加上想多陪即將上小學的小孩,於是心生去意。
四年來鄭麗君為文化部爭取很多資源。一開始文化部預算不多,她就利用行政院跨部會的文化會報,藉院本部整合各部會資源推動文化建設。到了一九年度,文化部預算首度超過兩百億新台幣,任內文化部預算成長七成。她私下也表示,歷任行政院長對她都很支持。
過去預算重視硬體支出甚於軟體,也導致很多文化設施變成蚊子館,沒典藏、沒策展營運人才。鄭麗君任內把硬體支出比例從三成多降到兩成以下,還利用前瞻建設預算,為地方文化中心導入藝術總監治理模式。
肺炎疫情重傷影視產業,但她也利用此契機讓電影院業者同意,疫情過後將建立國片映演協商機制,國片排片率三年內由目前一成提升到兩成。
被譽為「史上最棒文化部長」的鄭麗君之後會投入台北市長選舉嗎?她私下稱,至今還沒思考這個問題。但年方五十一的她,對於公共治理有許多想法,必會用未來黃金十年再努力一翻。
☞從手指到眼球,掌握新聞脈動,現在就訂閱/購買紙本《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