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2020-05-24 05:40

? 人氣

該篇被日本當局視為皇民化文學之頂尖作品,內容描繪皇民化運動下台灣同胞的苦悶心聲,在體裁上為完成度相當高的寫實小說,不但入選同年度的《台灣小說選》,更受到日本知名評論家窪川鶴次郎的讚賞。戰後,該作品引起「反抗日本統治」與「附和日本皇民化」的爭議。對此,王昶雄並不辯駁,只答以「『真理』的花朵是永遠不會凋零,而是挺著常青的枝葉,吐露芬芳,假使有人把它扔到火裡,它便變成真金,閃閃發光」。

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大概是在王井泉主持「山水亭」這家餐廳兼文藝沙龍時,與張文環、呂泉生等日治時代的文人才子,在此吟詩品酒、高談濶論,無形中促成了近代台灣第一次的文藝復興。他的詩作以抒情見長,結構完整,富有韻律感;文藝評論則有25篇,都是擲地有聲之作。遺憾的是,1947年發生228事件,結束了他創作的黃金時代,「山水亭」也因此結束營業。1950年35歲時,他由淡水遷居至台北中山北路,專心當齒科醫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56年,台灣適值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之後,一般民眾生活困苦。「山水亭」時代的老友呂泉生拜訪王昶雄,提出合作譜寫一曲以「懷念」為主題的台語歌,以在混亂的年代與納悶的生活中自勉勉人。王昶雄為其志氣所動,即使寫歌詞並非他專長,深思後仍答應邀約,以「通俗歌曲藝術化,藝術歌曲通俗化」為原則,創作台語歌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此曲歌詞的靈感來自每一個離鄉背井的遊子,出門在外時,總會眷念自己故鄉的田園,而他也曾有留日懷鄉的經驗,因此自然而然地寫下此歌詞,由呂泉生譜曲。1957年中,台灣文化協會合唱團在台北中山堂演奏此曲後,立刻在校園與民間流行起來。此曲為呂泉生最著名的兩首代表作之一,另一首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杯底不可飼金漁》

該歌曲曲風有別其它台語民謠一貫的悲情,而是呈現爽朗、明快與豪邁的曲風,但是事實上,該歌曲卻與228事件慘案有關。呂泉生當時在「台灣廣播電台」(即今中廣電台的前身)擔任演藝股長,電台共事的台籍主管一一被國府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入獄,只有呂泉生倖免。呂發表該歌曲的動機,乃希望台灣各族群如同歌詞中「朋友弟兄無議論」,大家都可以坐下來喝杯酒,杯底不要留酒,一飲而盡,往後和樂過生活,肝膽相照,化解雙方猜忌或仇恨,其用意與王昶雄類似。 

20200402-監獄、死刑、囚犯、犯人。示意圖。(資料照,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入獄示意圖。(資料照,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音樂創作是心靈的良藥,讓王昶雄慢慢地走出228的陰影。1965年重現文壇,這時大家才發現他的中文寫得跟日文一樣棒,只可惜他已不再創作小說了,但是他的創作力仍然豐沛,迭有佳作,舉凡談文、論藝,或閒話人生,都是真情流露,寓趣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王昶雄曾說:「每個人都有3種年齡,第一是歲月年齡,第二是生理年齡,第三是心理年齡。生理年齡是從體能狀況上表現;心理年齡則在精神、觀念上顯示。」王昶雄平生最拿手的運動是游泳和爬山,主因是日本的國民教育很重視五育均衡發展。他即使到老年時,仍然經常去游泳,爬山時也是健步如飛,不輸給年輕人,直到2000年去逝前半年,他才被胃癌打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