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保公司是上市公司,業績一直很平穩,儘管疫情肆虐,業績也沒有受到影響,長榮國際持有中再保35.13%,但長榮國際竟然也是折價釋股,以比市價低的價格出售,因此不得不讓人覺得他們為何要賤賣資產。
客觀來說,若沒有有心人指使,怎會投下傷害兩大基金會(張榮發基金會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權益的議案呢?減資或賣持股,對基金會都是不利。因為我們抗議無效,所以才會採取這個行動。
減資是張國華個人要省稅
問:長榮國際減資20%的理由?監察人反對的理由?
答:在董事會上,董事張國華先生說,是他認為他個人稅太多,所以一定要減資,是因為他個人要省稅,也就是透過減資來省稅。
長榮國際的持股有33%是來自於長榮的兩大基金會,一是張榮發(文教)基金會28.86%,一是張榮發慈善基金會5%。長榮國際每年所分配的股息是兩大基金會運作的主要資金來源,一旦減資,股數變少,所分配的股息就跟著減少。雖然退回現金,但存在銀行的定存,非常低,不可能比長榮國際所發的股息高嗎?未來也不可能再追認增資了,只能坐視股權稀釋。
兩基金會變集團控股核心非張榮發所願
問:為何張榮發(文教)基金會與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會成為長榮集團的主要控股公司?
答:就我的了解,這兩個基金會是張榮發家族所成立的,自成立以來基金會董事長都是張榮發先生,設立宗旨都是以辦理教育、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為目的。
其中,文教基金會持股長榮國際公司28.86%,是張榮發女兒張淑華所捐的18%和張榮發四兒子張國煒所捐的10.86%;慈善基金會持股長榮國際公司5%,是張榮發元配張林金枝所遺贈的5%。而長榮國際又是長榮集團的母公司,自然而然,這兩家基金會就變成了長榮集團的母母公司。
從基金會組織與目的來看,不論當初設立兩基金會的張榮發家族或後續捐贈持股的主要捐助人,目的都是希望透過基金會專注社會公益,而不是讓基金會變成免稅的控股公司,變成長榮集團這些上市櫃公司的太上皇,我們不願意見到這樣的狀況。
誇張的是,鍾德美(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排除異己,文教基金會董事會在2018年12月任期屆滿,一直未能完成改選,董事長為了當永久董事長,竟然在今年2月3日去法院聲請解任6位與他意見不一的董事。
慈善基金會更荒唐,同樣是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的鍾德美為了當永久董事長,將原本在今年1月10日屆滿的任期,同樣不準備改選,即使在4月17日董事會遇到有董事提出要改選的董事,竟然上演「快閃」,宣布開會後3秒,立即宣布散會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