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娟專欄:不要再說「致災性梅雨」了

2020-05-26 06:30

? 人氣

周末全台豪大雨。(顏麟宇攝)

周末全台豪大雨。(顏麟宇攝)

在經過漫長的枯水期、水庫水位也逐漸往下探之際,上周各地迎來今年第一波梅雨,不但各地水庫受到滋養、水位上升,原本水情稍緊的台南、高雄也瞬間回復正常。即便出現短暫積淹水,但因應得宜,幸無大礙。這場雨可說來得正是時候,而梅雨也因為時間點特殊,成為一年中最特別、且最受期待的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很奇怪,我們面對梅雨卻是恐懼多於歡迎,這點從政府發布的訊息就可以看出來。氣象局預報時不忘提醒大家這是一場「致災性梅雨」,經濟部成立的應變中心稱為「水災應變中心」,在形容因應的心情時都會說「嚴正以待」。

雨是中性,沒有「致災性」這種性格

但雨是中性的,沒有所謂致災性這種性格,因為致不致災牽涉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在低窪地區蓋很多房子,大雨一來當然淹水。反之要避免水災,從來第一順位都不是在末端做多少防洪設施,而是從源頭就要避開不合宜的區位。

但這些用語卻透露一種訊息,那就是「梅雨很討厭,我們不歡迎,快走快走」。然而對一個有季節枯旱的國家來說,水應該受到大家喜愛、而不是排斥才對,畢竟要建立惜水文化,首先就要喜歡水,因為只有喜歡的東西才會珍惜。

以色列作家賽司‧席格在「拯救水資源危機」這本書中提到,在以色列的祈禱文中,有許多「請雨水落在以色列國土」的文句。他也引述以色列一首兒歌:「雨啊!雨啊!從天而降了一整天…,大家拍拍手吧!」以色列人民因為普遍喜歡水、重視水,所以產生強烈的愛水文化,進而把水看得很珍貴。

台灣雖然比以色列幸運,水源豐沛很多,但還是存在季節豐枯,而這點也隨著氣候變遷更加明顯。過去主要的降雨季節是夏季的颱風,統計上一年平均3~4個,而且多半持續到9月底,所以名義上的枯水期是11月到隔年5月。

但那是統計上的平均,實際上過去幾年颱風次數減少到1~2個,而且有時到8月底就結束了,這表示枯水期提早2個月就開始。在這種情況下,5月底到6月初的梅雨就更重要,也幾乎都要等到梅雨來,才能宣告枯水期結束。

20200511-空軍氣象中心、六聯隊今(11)日抓準鋒面通過南部地區機會,派遣C–130H運輸機前往水庫集水區,執行「空中人工增雨」作業。(軍聞社提供)
兩周前空軍氣象中心、六聯隊今(11)日抓準鋒面通過南部地區機會,派遣C–130H運輸機前往水庫集水區,執行「空中人工增雨」作業;兩周後一陣梅雨,讓水庫充滿充飽。(軍聞社提供)

也因此相較於颱風、午後熱對流、熱帶性低氣壓這些也會帶來充沛雨量的天氣,梅雨就擁有特殊地位,主要就是下雨的時間點。雨一來農田可以正常灌溉、人民不必受限水之苦。反之如果雨來得晚或下得少,就要撐得比較辛苦。

當然梅雨也有可怕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6月初橫掃台灣的強勁梅雨(很遺憾這麼有代表性的梅雨沒有名字),造成台北、新北、基隆等都會區、以及雲林古坑大淹水。甚至在新北市三芝、金山、石門、淡水、台北市內湖、基隆等多個地點,累積雨量還達到5、6百毫米,南部農田也瞬間汪洋一片。

建立愛水文化,從改變對水的態度開始

但在經歷大大小小的水患之後,政府因應水患的能力也提升很多。以這次梅雨來說,經濟部很早就成立應變中心,盤點抽水機、預留滯洪池空間,即使出現局部積水,但很快就退去,減低生活的不便。而短暫積淹水也可視為常態,因為不論投入再多經費也不會有不淹水的方案,與水共存才是正常的態度。

至於過去常見大雨造成原水濁度升高,現在也已經改善不少。最近一次是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的強降雨,造成南勢溪原水濁度升高,台北市因應不及持續供水,導致家戶水龍頭流出泥水事件。自此政府因應濁度升高也有了備案,這次高屏溪出現短暫高濁度,但也因應得宜,並沒有影響供水。

除了政府的努力,人民也可以幫忙。總之,洪水可以靠人為努力來緩和,但下不下雨卻要老天做主,做好防洪準備,就能享受更多雨水的好處。所以不要再稱某場雨是「致災性」,水災應變中心也可以改個名字,用平實的語言,更有助於改變人民對水的態度,同時也是建立愛水文化的第一步。

*作者為獨立記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