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際關係研究所(Clingendael Institute)研究員范德普騰(Frans-Paul van der Putten)則指出,中國二○一二年開始在東歐舉辦「十六加一」峰會,其中有十一個是歐盟成員國(去年希臘加入,成為「十七加一」),已經流露中國在經貿之外的戰略意圖。北京在希臘、葡萄牙投資港口、電力公司,在德國、義大利大舉搜購戰略性產業,挑撥歐洲國家間嫌隙的動作也越來越多。在公布「中國製造二○二五」政策後,野心更是昭然若揭。
全球處於沒領導人的G0狀態
歐盟一九年公布的《歐中關係戰略展望》定位中國為有一致目標的「夥伴」、追求科技領導地位的「經濟競爭者」、推動另一種治理模式的「體制對手」。一年前的理論如今成為具體事實,北京不只送來「口罩外交」,還輸出威權模式、列寧式監控,鼓吹專制比民主更能控制疫情。
對於中國在疫情中見縫插針,博雷爾表示:「歐盟必須有一致的政策,即使是最強大的歐盟成員國也無法單獨應對強權。中國轉型伴隨著地緣政治的後果,歐盟立場必須更加現實主義。」
但歐盟不想撕破臉,博雷爾說,在疫情蔓延時,仍需要與中國醫療合作、共同研發疫苗;在氣候變遷、能源轉型等全球議題上,也不能單打獨鬥。曾擔任歐盟主席、義大利總理的普洛迪(Romano Prodi)也說:「世界正往威權政體傾斜,但保持往來才可能降低中共威權色彩,歐盟必須確保對民主的信心,與中國共存。」
陷入孤立的是川普領導的美國。川普上任以來,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巴黎氣候公約》(Paris Agreement),撕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和伊朗核武協議,讓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仲裁機制因人事懸缺幾乎癱瘓。
新型冠狀病毒更讓歐洲看清,川普統治下的美國不只無意、也無力擔任世界領導者。國際政治專家達蘇(Marta Dassù)說:「全球現在是沒有領導人的G0狀態。」美國走上孤立主義,中國隱瞞疫情導致病毒蔓延全球,各國也很難相信北京。她認為,在全球亂局中,歐盟國家必須提供在美、中之外的地緣政治第三條道路。
歐盟嘗試找出第三道路
歐洲國家同意對疫情的起源、傳染的途徑進行獨立科學調查,但川普對WHO和中國的指控更多是競選語言,而不是為了釐清事實、攔阻病毒。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指出,世界的權力結構已經改變,「但疫情期間更需要國際的多邊合作,美國與中國都不是歐洲的榜樣。」
歐盟嘗試在美、中之間走平衡桿,找出第三條道路,透過外交斡旋,以中性、溫和的字眼說服習近平接受獨立的疫情調查,在世界衛生大會(WHA)上一致通過。習近平同意調查,但也設下了條件:在疫情受控後,由WHO領導。
歐盟還發起了全球疫苗聯盟募集款項,主張疫苗不能只是富裕國家的特權。美國在WHA上要求,必須確保藥廠利潤以促進創新,遭到非洲國家的反對。另一廂,習近平允諾一旦中國研發出疫苗將惠及全世界,並允諾協助非洲國家抗疫。當川普威脅斬斷金援,習近平承諾捐贈WHO二十億美元。
在疫情中,歐盟意識到一些產業必須移回歐洲生產,但經濟復甦仍少不了中國,在封鎖的低迷後,中國的高端市場開始反彈,讓德國汽車業鬆了一口氣。義大利與法國的葡萄酒、奢侈品需要中國市場支持,華為也以創造就業機會當誘餌,呼籲盡快通過5G執照。但歐盟對於剛柔並濟的戰狼已經更加警惕,小心翼翼與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