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誰(船)禁得起被這樣打?」張誠讚嘆地稱,美軍曾評估,只要四枚類似的反艦飛彈(擊中),就能讓航母戰力整個癱瘓。
配合遠程攻艦飛彈的發展,美軍也同步調整海軍戰力結構。從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前迄今,美軍在穿越台海時,開始編組驅逐艦加巡防艦的「小戰鬥群」執行巡弋任務。由於小戰鬥群不像航母擁有龐大艦載機群,具備優勢空中攻擊敵軍水面艦的戰力,因此會更倚重遠程反艦飛彈的運用。
另一項配合調整的是陸戰隊。美軍將在夏威夷成立首支「陸戰隊濱海團」總部(Marine Littoral Regiment),部隊可能會駐紮在關島或日本,擬以遠程火力打擊敵方船艦,完成「海洋拒止」任務。
依據美軍解釋,所謂海洋拒止,是指在台海或南海等複雜環境中,由陸戰隊小分隊分散部署重要小島,控制狹窄水道,再以陸基型戰斧飛彈提供遠程反艦飛彈火力,協助掌握制海優勢與嚇阻敵軍,搖身一變成為「大型水面艦殺手」。
台須深思如何不被可能的戰火波及
美軍不論是發展全新攻艦飛彈或調整海軍戰力結構,兩者環環相扣,目的都是為反制中國在台海、南海的第一島鏈,以及關島所在的第二島鏈擴張海權威脅而來。
台灣身處兩強戰略對撞前緣,必須深思如何不被可能的戰火波及。美軍相關發展,亦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