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執政剛滿一年,青年族群支持度卻大幅滑落。為了扭轉形象,民進黨選對會預計2018選戰要推出11選區直接徵召35歲以下年輕人參選,希望讓年輕面孔來應戰,改變選舉氣象。該辦法可望在7月全代會上審查通過。
這項辦法雖然遭地方強烈反彈,但確實能給素人青年參政的機會,所以民進黨若有推動決心,就應貫徹到底,並且力求徵召制度更有效、更公平。除了35歲門檻應做調整,提高年齡限制,顧及願意在地方蹲點耕耘的青年政治工作者之外,更重要的是:需避免青年徵召制度成為民進黨「政二代」接班的巧門,否則不僅讓培養心血美意大打折扣,也可能坐實民進黨「國民黨化」的指控。
根據報載,青年徵召制度消息釋出之後,前立委余天女兒余筱萍立即表示將爭取台北市中正、萬華選區議員提名;雖然余筱萍年齡超過35歲條款,仍可能以其他多元身分直接徵召,比原本的初選機制一途還更加容易出線。
除了余筱萍外,適用青年徵召規則的其餘10個席次,也引起各地政二代卡位競爭。例如前議員陳嘉銘兒子陳彥丞日前直接表態爭取,跟著父親在選區跑行程,前台中市長張溫鷹的女兒陳俞融,也表明要走徵召制度爭取提名。青年徵召制度被視為保障政二代接班巧門,延續家族政治香火,已是不言而喻。
天下雜誌曾在2015年對台灣世襲政治現象調查,指出目前台灣22個縣市中,縣市議員出身政治世家比例竟然高達24.6%之譜,甚至部分縣市的40歲以下青年議員,清一色全部是政二代。由此可見,即使民進黨早有政治人才甄補培養的傳統,但倘若是沒有家族庇蔭的年輕人想投入地方選舉,空間仍備受擠壓。
當然,我們不能用家庭背景來否定真正有理想、有熱情的政二代。但是政治世家的政治資源與一般平民本身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基於公平性的理由,青年徵召制度也應該以沒有背景的青年為優先,甚至協調讓政二代去更艱困的選區開疆闢土,也是讓政二代證明自己能力的好機會。
如果在徵召制度這一關失去平衡的話,民進黨就會有越來越多諸如國民黨連戰、吳伯雄及郝柏村家族等為人詬病的世襲政治出現。這樣不但阻斷一般青年想要參與公眾事務、實現政治理想的機會,甚至也會讓政黨的新陳代謝停滯,讓政黨改革創新變得更為困難。
建議民進黨,應該往更開放、更公平的方向去制訂規則。無論是在地方上默默耕耘多年的基層助理、黨公職人員,甚或到資深的國會助理、有理想的素人青年等等,都是必須優先保障的對象。
*作者為地方政治相關工作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