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兩廳院近期公布2013年至2019年售票系統數據分析,顯示不管在觀眾規模200至799人的中型演岀,或者199人以下的小型演岀,皆有成長趨勢。不過儘管團隊、演岀皆有成長,演岀場地也隨著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陸續到位,而漸有餘裕,但對於中小型劇場空間,不少表演者仍認為不足,負責該數據分析的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便指出,中小型場地的數量,不只對表演團隊是問題,從觀眾的培養來說,不可能一開始就叫沒看過劇場的人,花2000塊進國家級場館,要先讓他沒那麼有負擔地進劇場,覺得沒那麼可怕、看得懂才行。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下設3場館,除了台北國家兩廳院已屹立超過30年外,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於2016年啟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18年正式開幕後,北中南場館終於正式到位,也期盼能夠開拓各地表演藝術觀眾。
根據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分析,歌劇院與衛武營確實激發出各地觀眾。過去中部地區票房至多1億出頭,在2017年起皆達到2億上下,南部地區過往皆在1.5億左右擺盪,2019年度也飛升至2.83億;而從會員登記地址來看,2016年起,中部地區購票會員由每年不足2萬,突破為2.5萬,南部地區購票會員,則從原來的約2萬規模,在2019年躍升至4.5萬。
負責該數據分析的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表示,中南部國家級場館的開設,確實增加很多消費場次,都有把觀眾的量拉起來,但問題是,這些人會不會繼續留下來?從數據上已經可以看出,很多觀眾是這6、7年來只會買一次票,所以問題是有沒有建立消費習慣,而他認為,台灣藝文消費的培養比較晚,在這方面比較吃虧,「(藝術消費)在德國、法國是民生必需品,我們是國高中考完試以後,祈禱到大學能培養出一個觀眾。」
高竹嵐也指出,對大部分團隊來說,要到歌劇院、衛武營去其實「很抖」,這包括成本跟規格的問題,對此他認為,應該思考的是:「練功場夠多嗎?」問題不是大場館夠不夠,是中間讓團隊能練功、累積實力的中小型場地,這些系列關卡夠不夠?
高竹嵐認為,中小型場地夠不夠,不只是團隊表演的供給問題,從觀眾消費端來說,不可能一開始就叫沒看過劇場的人,花2000塊進國家級場館,要先讓他沒那麼有負擔地進劇場,覺得沒那麼可怕、看得懂才行。
「對年輕人來說,一張票的錢可能可以付好幾年的Netflix,大家以前對劇場的想像,可能只有國家戲劇院,會覺得有距離感。」楊景翔演劇團專案製作人尚安璿便表示,讓人好親近的場地是重點,如台北市的位在公館商圈的水源劇場,或者華山文創園區內的烏梅劇院,外表上不會讓大家陌生,或像剝皮寮演藝廳、牯嶺街小劇場,是可以比較跟生活融入的場所,不過即便在台北,中小型劇場的數量也不多,算一算大概只有10間左右。